罗志军:让“碧水蓝天”成为江苏环境的新常态

27.01.2015  10:57
 昨天上午,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在南京开幕,会场不时传来阵阵掌声。 扬子晚报记者 范晓林 摄

  1月26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出席会议的省政协委员肩负着全省人民和各界人士的重托,认真履行职能,同心同德,改革创新,积极为“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献计出力。

  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发表讲话。省政协主席张连珍代表省十一届政协常务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省政协副主席何权、杨新力、程崇庆、周健民、罗一民、范燕青、朱晓进、洪慧民、麻建国,秘书长吴洪彪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大会由杨新力主持。

  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学勇,全国政协常委梁保华,省委副书记石泰峰,省领导弘强、李云峰、黄莉新、李小敏、王炯、樊金龙、徐鸣、曹德信、张卫国、蒋宏坤、公丕祥、许仲梓、赵鹏、刘永忠、史和平、曹卫星、傅自应、许津荣、王立科、张雷、徐南平,省军区、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武警总队领导李大清、许前飞、徐安、龚明洪、曹红波,正省级老同志及担任过省政协领导职务的同志陈焕友、许仲林、顾浩、任彦申、林祥国、胡福明、戴顺智、沙人麟、周桑漪、王荣炳、孙安华、胡序建、林玉英、闵乃本、朱兆良、冯健亲、李仁、吴冬华、吴瑞林、武继烈、陆军、周珉、张九汉、陈凌孚、陈宝田、包国新,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吕振霖,省政府秘书长张敬华,省政协党组成员王雪非,应邀出席开幕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在江苏的全国政协委员、特邀代表人士应邀列席大会。

  让“碧水蓝天”成为江苏环境的新常态

  罗志军代表中共江苏省委,对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我省发展进程中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中共江苏省委团结带领全省人民,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改革蹄急步稳推进,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罗志军指出,现在,江苏发展又掀开了新的一页。一个多月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殷切希望我们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光荣使命,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在推动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五个方面迈上新台阶,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这是一个里程碑,以此为标志,江苏新时期发展的定位更加明确、理念更加清晰;这是一个新起点,要求我们把已经取得的成绩作为事业新的起跑线,迈步从头越,谱写新篇章。

  罗志军强调,2015年是江苏全面落实总书记最新要求的开局之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江苏工作的最新要求,围绕“两个率先”光荣使命,紧扣“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发展定位,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突出创新驱动,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如期完成“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三五”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罗志军强调,在新的一年里,要紧紧围绕新定位,坚定发展信心,朝着新江苏的美好蓝图阔步前进。要积极适应新常态,更加主动作为,全力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扭住转方式调结构这个关键,突出创新驱动这个核心,守住生态环境这个底线,努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让创新成为江苏发展的主引擎,让“碧水蓝天”成为江苏环境新常态。我们要落实依法治国新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省,为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

  张连珍在报告中说,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省政协要以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为强大动力,努力在协商民主上有新加强、民主监督上有新举措、制度建设上有新进展、学习成效上有新提高,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贡献智慧和力量。

  何权受省十一届政协常委会委托,向大会作关于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顾敏 薄云峰)

编辑: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