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空袭重庆各报被迫出联合版

10.12.2014  13:36

  日军狂炸下各报被迫出联合版抗战期间战况报道来自中央社

  日军空袭重庆各报被迫出联合版

  

  重庆是战时陪都,在陪都这个大后方办报,实则不易。办报,在版面上国民党的新闻出版检查制度是极其严格的,一旦惹恼官方,轻则“开天窗”,重则停刊,甚至逮人。于是,不少报人转而采取了曲笔应对的巧妙战术,退一步运用社会新闻和副刊,揭露和抨击当局的恶政与社会病瘤。

  与此同时,日军飞机空袭重庆,狂轰滥炸困扰难安。1939年5月3日,5月4日两天,日机连续狂炸,重庆各家报馆均遭重创,致使连续五天不能出版。陈铭德和邓季惺临时采用人力摇动印刷机,硬是赶印出一万多份八开小报在街头零售。

  1941年6月7日,《新民报》总管理处遭到更大袭击,七星岗的四层楼房被炸毁,文件账册等完全化为灰烬,公私财物受损,多年的合订本全都付之一炬。《新民报》莲花池职工宿舍也惨遭弹袭。

  抗战期间的战况报道大多来自中央社

  八年抗战中,在艰苦艰辛的环境中,报人们迅速快捷地将新闻报告传递给人们,让世界各国知道中国抗日战争。抗战期间,关于战况的报道,大多来自于中央社。当时,在中国抗战新中心武汉及其以后的重庆,以及抗战后方的长沙、昆明、香港等地的各家中国新闻传媒,承担起抗战宣传主力军的重任,但条件艰苦,难以采访与及时报道隔着战线的南京的最新消息。当时,《中央日报》、《大公报》、《申报》、《新华日报》,以及各地方报纸,都大量采用中央社的新闻稿件。

  《大公报》著名战地记者、1938年后转入《新华日报》担任编委会委员兼采访部主任的陆诒,在《随军记者之工作》中写道:“当时大部分关于战争的通讯,皆由中央通讯社随军的同业拍发。

  1937年底,中央社总部内迁至汉口保华街62号武汉分社所在地;1938年10月,日军逼近武汉,中央社总部又迁到重庆铁报街2号。据记载,1938年,中国国内多家通讯社先后停办,其他一些民办通讯社和报社虽也向各地派遣记者,但因通讯手段落后及人力、物力限制,在报道新闻上无法与中央社相匹对。中央社以其特殊的地位与条件,充实先进的电讯设备,扩充人力、物力,继续扩大新闻网,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变成了一只废墟里飞出来的凤凰,凌霄而起”。据统计,战时中央社“平均每天收电文约3万字,发电文约1万5千字”,成为战时中国最大的新闻通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