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同奏双拥乐章

10.12.2014  10:52

      姑苏区金阊街道白莲社区“苏妈妈”拥军志愿服务队带着精心编制的围巾、手套来到驻苏某部高炮营,慰问部队官兵。 

      苏州,一座穿越2500多年的历史古城,一座令世人瞩目的文化名城,一座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综合发展名列全国前茅的魅力明星城市。

      在这片军民相依的热土上,经过70多年的风雨洗礼,苏州儿女与人民子弟兵的鱼水深情依然薪火相传。继5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后,2014年,苏州又实现了江苏省双拥模范县(区)的“满堂红”,苏州军民正以更加饱满的创建热情在这座美丽的人间天堂里奏响双拥的乐章,散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两年投入经费5亿元支持部队建设项目262个

      在苏州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后,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是荣誉使然,是使命使然,是责任使然。为确保双拥工作正常有序健康的开展,我市建立了坚强有力的双拥组织领导体系和协调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市、区、街道(镇)、社区(村)四级联动,每个社区(村)都建立了军民共建点、拥军优属服务队,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基层双拥组织网络。目前,全市95个镇、街道,2000多个社区共建立双拥服务组织5000余个,军民共建对子3000余对。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解决制约部队发展的“瓶颈”问题作为双拥工作的重点,对驻军的事坚持特事特办、优厚优先的原则,想方设法为部队提供便利,千方百计为部队解难题、办实事。2012年以来,各级政府先后投入双拥经费5亿余元,支持部队建设项目262个,改建、重建了一大批营房,为部队建起了50多个军营网吧,60多个图书室,让官兵们啧啧称赞。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石泰峰动情地说: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党我军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是我党特有的政治优势,也是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巩固国防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长期任务。“双拥模范城”这个称号,不仅是一个含金量很高的政治荣誉,还是一个地方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又是一张军政军民团结、社会和谐进步的靓丽名片。我们要围绕中国梦、强军梦目标,扎实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不断巩固双拥创建工作的优异成果,咬定目标,再接再厉,奋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

      部队战斗力的生成,人才是支撑。我市充分发挥地方优势,为驻地部队“送技术、送知识、送人才、送设备”,涌现了“苏妈妈拥军服务队”、16年放映700多场拥军电影的“中国好人”陆丁兴、为部队开发武器装备管理系统的科技拥军典范欧索软件公司、免费向部队赠送数字电影和图书的文化拥军代表文广新局、“百名常熟妈妈与百名驻常士兵结对认亲”等一大批拥军企业和个人。

      提升优抚对象的“幸福指数”让“最可爱的人”成为最幸福的人

      近年来,我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优抚安置对象的利益作为双拥工作的出发点,多部门联动帮助优抚对象排忧解难,不断提升优抚对象的“幸福指数”,让“最可爱的人”成为“最幸福的人”。

      我市出台了《苏州市保障随军家属就业暂行办法》,把安置随军家属纳入全市再就业工程,开辟就业绿色通道,推行随军未就业家属生活补助措施,鼓励企业吸纳随军家属,积极引导和扶持随军家属自主创业,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随军家属。我市每年都要举办数场随军家属安置招聘会,2012年以来,全市共安置随军家属268名,发放安置金951.2万元。

      我市还扎实开展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目前我市已有2536名退役士兵拿到职业技能证书和学历文凭,货币化安置退役士兵3942人,发放安置金3.58亿元。通过扎实开展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退役士兵从找政府到找企业,从要岗位到学技术,从被动就业到主动创业,从最可爱的人到最有用的人,实现了华丽转身,梦想照进现实不再遥不可及。

      在教育、医疗和住房上,我市对现役军人和重点优抚对象子女教育实行就近和加分优惠政策,四年来共妥善解决军人子女入学、入托423名;《苏州市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 出台后,优抚对象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驻苏州市部队军队人员购买定销商品(经济适用)住房实施办法》实施以来,200余名军队人员圆了安居梦。

      我市还建立健全抚恤优待自然增长机制,对进藏以及大专以上文化入伍青年,分别增发3倍的优待金和40%至60%的奖励金; 对移交地方的师职干部、团职干部,发放《苏州市军队退休干部特约医疗证》、《苏州市军队退休干部医疗优待证》,军队离退休干部及遗属发放节日慰问金,全市9处世界文化遗产、60多处古典园林对军人一律免费。

      子弟兵心系“第二故乡”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贡献

      人民厚爱子弟兵,子弟兵更爱人民。驻苏解放军、武警官兵非常珍惜人民对子弟兵的深情厚意,视苏州为故乡,爱人民如父母。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子弟兵的身影。每当台风、洪水来袭时,冲在第一线的始终是子弟兵; 每当血站库存告急时,年轻的子弟兵就会毫不犹豫地撸起衣袖; 每当火灾发生时,消防官兵就会置生死于度外,将损失降到最低; 每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武警官兵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事发地; 每当寒门学子读书困难时,官兵们就会慷慨解囊; 每当自然灾害发生时,从机关领导到基层军官,从普通士兵到年迈离退休的老红军、老八路,都会捐款捐物,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拥政爱民的华彩乐章。

      2012年以来,驻苏部队累计出动官兵近14万人次、车辆2.8万余台次参与到苏州文明城市、美丽乡村等各项创建活动中; 出动官兵10多万人次、机械车辆6000多台次参加抢险救灾,解救被困群众1000多人,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亿元,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出动近2.2万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协助地方公安机关破获各类案件近800多起,做到驻守一方,保一方平安。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