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云台山新四军抗日烈士墓:喋血突围血染云台山

26.06.2015  09:41

龙虎网讯 位于江宁的云台山,主峰海拔319米。云台山脚下,有一座云台山烈士陵园,安葬着60多位新四军指战员。他们都是在1939年2月26日的云台山血战中英勇牺牲的。

近日,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和3名小记者一起,在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抗战史学者胡卓然的带领下,来到这里,凭吊抗日英烈,了解这场发生在76年前的激烈战斗。

英勇善战的三团一营

云台山烈士陵园内,有一座高大的纪念碑,上写着“云台山抗日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的后面,则是牺牲的60多位新四军指战员的合葬墓。“到今年为止,烈士们已经在这里长眠了76年,他们静静地守卫着这片他们曾经浴血的土地。”胡卓然说。

胡卓然的讲述,将记者的思绪拉回到1939年2月的江宁。当时,新四军二支队三团已深入江宁,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第二支队是1938年初由闽西红军游击队改编的,其下辖的三团一营由原来的闽西红军明光独立营、独九团三营、十七、十八团等部队各一部组成,邱立生任营长,王荣春任教导员,部队指战员大部分来自福建苏区,英勇善战。

1939年2月初,正是新年期间,三团一营受命携带两挺轻机枪,在邱立生、王荣春的带领下,赴江宁镇破坏宁芜铁路。2月25日,部队抵达云台山后石塘村。不幸的是,新四军出动的消息被敌人获悉。日军迅速集结日伪军1000多人进剿云台山,其中包括日军精锐的伊藤、沃野部队。

数倍敌军扑向一营

当时,日伪军兵分六路,从矿山、慈湖、陶吴、小丹阳等地扑来,敌人的兵力是一营的数倍。”胡卓然介绍,获悉敌情的一营当晚就转移到后石塘附近的曾庄宿营。

2月26日拂晓,偷袭的日军逼近曾庄。新四军哨兵发现了敌人,立刻鸣枪示警。日伪军则集中火力,迫击炮、机枪、步枪、手榴弹,各种弹药像雨点一样封锁了曾庄的进出道路。哨兵们首先接敌,与敌人展开肉搏,很快大部分牺牲。其他战士为了不连累村民,主动冲出曾庄,爬上云台山,准备占据山顶有利地形,反击日军。

但是,日伪军已经提前分兵占领云台山主峰和半山腰的一座大庙,从山顶和山腰两个方向对一营发动了进攻。

战士们只能由云台山凤凰岩的方向,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打开缺口。在凤凰岩和后石塘山坳一带,很多新四军战士英勇牺牲。”胡卓然说。

新四军浴血突围血染云台山

胡卓然介绍,最后,只有26名指战员杀出了重围,一营其余人员全部壮烈牺牲。

在云台山突围战斗中,日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据资料记载,日伪军被新四军击毙四十余人,重伤二十余人。

这场战斗也是新四军二支队进军江宁以来最为悲壮的一战。”胡卓然说。战斗中牺牲的营长邱立生、教导员王荣春,此前南京市的有关烈士资料之中没有生平概况。但市方志办经过多方搜集稀见资料,最近给他们梳理出了生平履历。

胡卓然介绍,邱立生和王荣春都是福建的老红军。红军主力长征后,他们在闽西参加了三年游击战争。邱营长曾在南京周边多次指挥伏击日军,还曾率部摧毁过日军的军用列车。而1938年3月新四军二支队东进抗日时,王荣春已兼任了支队政治部民运科科长,他是《新四军战史》里明确记载的新四军第一位对日作战牺牲的团(科)职干部。

云台山新四军抗日烈士墓已经被公布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并被江宁区民政部门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于峰

来源: 南京日报   编辑:叶真

滨江新城新增三个新型公交站台方便市民候车
昨天,市民刘女士乘坐公交车到市政府西大门时发现,靖江网
北大商学院镇江总裁班“牵手”城南挖掘商机
北大纵横商学院江苏分院镇江总裁班学员日前组团来到我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