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活力,将创新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内蒙古筑牢祖国北疆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系列报道·创新发展篇

25.10.2015  21:05

  从森林面积增长到沙化土地得到遏制,从林业产业产值剧增到农牧民生活质量提升,内蒙古大地脱胎换骨的原因是什么?改革创新!
  内蒙古自治区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围绕“8337”发展思路,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实现了生态与民生的双赢。
  体制创新,为生态与经济活力松绑
  制度创新,会带来巨大的政策红利,内蒙古在生态扭转和经济增长中,坚持以制度创新为动力,推进绿化造林、防沙治沙事业发展。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内蒙古就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快造林绿化步伐的决定》《关于加快沙区山区生态建设步伐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近年来,内蒙古积极担当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历史使命,陆续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关于加快推进重点区域绿化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涉及治沙、造林和林业产业等多个领域,确保了祖国北疆实现沙海绿变。
  “目前,自治区出台的仅涉及防沙治沙的政策性文件多达260多个,分别在财政投入、信贷支持、税费减免、权益保护等方面明确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厅长呼群介绍。
  “民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落脚点,为了将生态与民生更好地结合,自治区还把发展林产业、沙产业、草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各地发挥比较优势,带动了沙区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地区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新的增长点。”呼群说,同时,自治区不断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共有”和“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等政策,使各地形成了“要我造林”变“我要造林”的喜人局面,农牧民来自林业的收入成倍增长。
  面对“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的新要求,呼群针对内蒙古现实谈了新的希望,“希望能将内蒙古低产低效林改造纳入国家政策,并给予资金扶持,以更好地为国家低产低效林改造探路。内蒙古生态治理取得成果实属不易,但沙化地区部分林木属于低产低效林,特别是以柠条为主的灌木林如不能及时平茬将会出现大面积死亡,治理成果能否保住成为悬念,令人忧心。因此,要继续发挥防沙治沙、供氧固氮等生态效益,亟须国家给予强有力的政策扶持。”
  科技创新,为持续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柠条是内蒙古治沙造林的佼佼者,但今天它的有效利用却成为令人头疼的事情。
  柠条具有抗旱性强、易繁殖、寿命长等诸多优点,内蒙古在推进林业重大工程中多选用柠条作为主要灌木。然而,柠条在第二个生长期之后,每3至5年平茬的特点决定了必须解决它的利用问题,同样,它的有效利用也关系到生态发展的动力问题。当前,主要用于生物质燃料和牲畜饲料加工,可由于内蒙古地域广袤,运输半径太大,导致运输成本过高,进而影响了其使用率。同时,饲料加工仍存在适口性不强等问题,用作饲料的也很少。
  “目前,我们亟待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和科技平台建设,以加强创新动力源,适应日益快速发展的林业现代化。”呼群说。
  事实上,近年来内蒙古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已经迈出了一大步。在生态建设方面,开展了抗逆树种选育、植被配置优化等技术研究,推广了抗旱耐盐碱造林、针叶树固沙造林等技术措施,破解了造林立地条件日益困难的问题;在生物防控方面,突破了沙棘蛀干害虫木蠹蛾防治、森林鼠害防控等技术难关,其中3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保障了生态工程的建设质量;开展了塞外红良种培育及丰产栽培、梭梭行带式造林接种肉苁蓉综合配套等技术推广,在林业产业与农牧民致富之间搭建了转化平台。
  内蒙古林科院作为内蒙古林业科研的主战场,近年来也屡获硕果。2012年,林科院独立编制的“流动沙地沙障设置技术规范”通过内蒙古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审定,规范了流动沙地沙障设置的内容和技术要求,对发挥沙障在流动沙地治理和植被恢复中的特殊作用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低覆盖度防风治沙的原理与模式”项目和“流动沙地植被重建综合配套技术研究”项目分别获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三等奖……为内蒙古林业生态建设注入了源头活水。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科技处调研员白彤表示,目前内蒙古正抱着“空白即是空间”的思维,努力突破“柠条平茬再利用”技术的空白,希望不久的将来柠条能发挥更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改革创新,激发区域振兴的内生动力
  民生是改革的最终落脚点。
  在国有林区、国有林场改革大潮涌动的进程中,内蒙古也快马加鞭。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巴特尔明确要求,在国有林场改革过程中,要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解决好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问题,改善职工生活条件。
  目前,内蒙古正在积极按照《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和《国有林场改革方案》推进改革,巴特尔介绍,内蒙古将在森林分类经营的基础上,对国有林场实行分类管理,将生态公益型林场按照公益事业单位管理,将商品经营型林场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
  同时,为激活国有林场经营机制,内蒙古决定将国有林场的造林、抚育、森林采伐以及其他生产性活动引入市场机制,采取承包或向社会招标等形式进行。在确保森林资源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内蒙古鼓励国有林场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通过扩大对外招商引资、广泛吸引社会各类经营主体到林场从事开发建设。
  内蒙古林业的其他各项改革也在同步加速。《关于进一步规范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工作的意见》将于近期出台,内蒙古集体人工商品林、农田防护林、公益林、灌木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已经修订完毕,林业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已正式启动。同时,内蒙古确定在3个国有林场开展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在1个国有林场开展湿地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
  呼群表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内蒙古林业牢记改革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正在实干中把现代化建设蓝图逐步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