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启动日本侵华期间遗留档案翻译工作

02.06.2015  10:56

  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近日开始对馆藏的1000多卷涉日档案进行翻译整理。据了解,这些档案大多数为日本侵略者撤走时未来得及处理的档案。

  这些涉日档案主要是伪兴安省政权和伪蒙疆政权形成的档案,时间跨度为1932年至1945年。这些日伪政权时期遗留下来的档案,由于年代久远,大多已破损,其中部分手写内容字迹潦草,很难辨认。

  为高质量地完成日文档案翻译工作,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与一家权威的日语翻译公司合作开展工作,并将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翻译后的档案进行整理、编目,以便日后查阅。

  据介绍,1932年日本强占了内蒙古东部部分地区,到1937年,内蒙古西部地区主要城镇和主要交通线也相继沦陷。日本侵略军侵占内蒙古地区后,扶植、建立殖民统治机构,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实行殖民统治,在内蒙古地区犯下累累罪行。(记者勿日汗)

  原标题:内蒙古启动日本侵华期间遗留档案翻译工作

  稿源:中新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