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学院召开养老产业研讨会 专家:“医养结合”是发展必由之路

11.01.2015  05:32

  中国江苏网1月10日讯(通讯员 史振洪 王港 记者 罗鹏)“医养结合”什么是“医”?什么是“养”?怎样培养适应“医养结合”的人才?1月9日下午,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召开“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与人才培养研讨会,包括联合国国际老龄研究所所长马文•福尔摩萨、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主席励建安、中国人民大学老年研究所所长杜鹏等20多位国内外的养老专家解答了养老产业中的部分疑惑,并指出,“医养结合”这一方式是推进养老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医疗、预防、康复三者兼顾,才能帮助老年人延年益寿。

  研讨会上,有专家说,“医养结合”首先需要弄清楚什么是“医”?什么是“养”?对老年人的医,不仅仅是为了临床抢救生命,而且要让他们有一个高质量的生活。医疗、预防、康复三者兼顾,才能帮助老年人延年益寿。

  “医养结合”的“结合点”在哪里?有专家说,要同时关注老年保健、老年康复、老年护理、老年心理,争取实现“一条龙服务”。“医养结合”采取什么模式?有专家说,要应地制宜。城市一般都以机构养老为主,农村基本都是居家养老,农村就不能套用城市的模式。养老院迫切需要有医生,而有些医生不愿意去,那就要设法把“医”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有专家概括说,真正实现“医养结合”,有三方面的问题必须解决:一是优化现有体制,尽可能做到“一个司令一把号”,改变那种“块块分割、条条分割、条块分割”的局面;二是打造综合性的服务团队,专业人员之间也要通力合作;三是依靠社会各方力量,汇聚各种公共服务资源,尽可能推动企业化运作、产业化发展。国际专家结合他们的经验则提醒大家,“医养结合”不能离开政府支持,尤其是政策方面的扶持非常重要。

  在谈到“医养结合”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时,专家和特邀参加研讨的养老机构负责人几乎众口一词:人才缺口太大,尤其缺医养兼顾的人才。有专家说,目前人才培养的最大困难,还是人们的观念没有转变,致使开办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高校都喊“招不到学生”;养老机构则更为“留不住大学生”而伤透脑筋。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有专家希望政府出台政策,像当年招师范生一样给予适当补贴。有关部门应该构建“医养结合”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并逐步打通正常的人才流通环节。有专家希望学校培养养老服务人才,首先要尊老、爱老、有孝心,要懂得老人;还要积极探索多学科、跨专业的教学改革,尽可能让学生成为“多面手”。

  研讨会上,专家们称赞钟山学院这几年在“医养结合”方面所做的探索与创新,尤其是和省人民医院合作举办钟山老年康复医院,已经把养老服务的“医”、“养”和人才培养构建成一个紧密联合体。钟山职业技术学院董事长陈逸则表示,专家们的真知灼见,又让我们长了见识,我们会在“医养结合”的路上继续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