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创新“活水” 解养老之渴——解码江苏省昆山市现代民政

30.11.2016  14:35

      现代民政之路怎么走?作为全国百强县之首的江苏省昆山市,从当地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针对人民群众所盼、所急、所需,在当前最为市民关注的虚拟养老院、养老会所、医养结合问题,通过“招社引智”“协商共治”“三社联动”等等,现代民政越来越造福一方百姓,也就日益深入人心。一个个新鲜词的背后,都是昆山居民幸福生活的提质加码。这些项目离百姓最近,自然得到越来越多昆山人的追捧。这些探索,展示了昆山市民生事业与经济同步发展、同步推进的雏形,突出优质化均等化导向,推进民政体制机制创新,找准目标和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现代民政。从今天开始,本报分三期刊发昆山的探索。请看第一篇报道——

      10月26日,昆山养老载体又多了一个新面孔,全市首家民办日间照料中心——“柏老汇” 日间照料中心正式亮相,成为江苏省昆山市公办日间照料中心的有益补充,也成为昆山市加快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

      截至2015年末,昆山60周岁以上老年人已占户籍总人口的21.3%,面对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如何破题,昆山市民政局的答案是:探索利用“互联网+”建设“虚拟养老院”,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改革,趟出“医养融合”新路,用创新“活水”解养老之渴,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料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信息服务为辅助、医疗养老相融合的“五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

      用“互联网+”破除篱笆

      养老服务主动来“敲门”

      没有一张养老床位,没有一套服务设施,却通过网络连接起成千上万户老年家庭。这就是昆山打造的“虚拟养老院”——昆山乐惠居养老服务中心。

      家住采莲新村的独居老人、88岁的孔瑞珍是乐惠居服务对象之一,定期有爱心服务员上门,帮老人擦窗拖地、洗衣理发、买菜做饭……所需费用全部由政府埋单。老人在乐惠居有一个二维码,扫一扫,个人情况、服务需求,爱心服务员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质量一目了然。

      养老不离家,服务送上门,这是昆山在单纯依靠机构养老难以满足日益高涨的养老需求的情况下推进“互联网+养老”的创新举措。“建设‘虚拟养老院’,目的就是扩大养老覆盖面,搭上互联网快车,提升养老服务需求的有效供给。”昆山市民政局局长许祥友表示。想得有多远,做得就有多准。与“1+1=2”相比,他更喜欢“2-1=1”:先找准目标方向,再一步一个脚印地在逐步落实中做减法,“互联网+养老”应时而起。

      “虚拟养老院”建设居家养老网络信息平台,有效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与居家养老服务,通过会员制客户准入管理,破除传统福利院容量小、成本高、地域限制强等“篱笆”,把养老院搬进了百姓家。另外,昆山开发“爱父母”养老服务手机客户端,集预约、挑选、付费等多功能于一体,通过线上线下紧密结合,减少了土地占用和资金投入,并实现“服务一个老人、轻松一个家庭、活跃一个社区”。

      目前,昆山各区镇都建有信息化的虚拟养老服务站点,各村(社区)都建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服务老年人突破2.8万人,已成为江苏省内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最广、推进速度最快、服务时间最长、服务老人数最多的城市,破解了“一方面有机构无人住,另一方面有需求无人服务”的养老难题。

      社会资本既唱戏又搭台

      家门口建起“养老会所”

      在柏庐街道采莲日间照料中心,家住银华园的孤寡老人王传璋以前不敢想的事正慢慢变成现实:不用“买汏烧”,走几步就能吃到丰盛的午餐和晚餐;不用离开生活小区,就可以和老友们参加益智游戏、园艺种植等各类活动;不用去医院,就有专业的医护人员上门提供日常健康体检服务和心理辅导,还可申请专属的“家庭医生”……

      在坚持高标准为城市“三无”、农村五保、低收入和重点优抚对象等人群提供无偿或低偿的供养、照护服务之外,昆山市民政局探索招投标、承包联营、合资合作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从基本的老人居家照料向提高生命质量发展,在盘活政府养老资源之余,丰富居民养老服务“货架”。

      作为昆山首家社会化、社区嵌入式为老服务日间照料中心,柏庐街道采莲日间照料中心全程由社会组织昆山老来伴居家养老服务社规划设计、运营管理,将日间照料中心变成银发老人家门口的“养老会所”。目前,全市92家日间照料中心有46家由社会力量托管,占总数的50%。

      社会资本不仅可“唱戏”,还直接“搭台”。2012年开始,随着《昆山扶持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暂行办法》《昆山市养老服务转型升级资金扶持实施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文件出台,该市采取以奖代补、减免费用、信贷支持等措施,积极鼓励、引导和规范个体私营和外资等非公有资本参与养老设施建设和养老服务托管。目前,已有高新区盛爱护理院、开发区康仁护理院、巴城永悦护理院等一批医养结合民办护理院应运而生,形成公办与民办养老并存、优势互补新格局。

      “托管”不等于“脱管”。从“运动员”转为“裁判员”后,昆山市民政局通过老人满意度问卷调查、群众评估、街道工作人员巡访等措施,强化奖惩考核机制,探索引进第三方力量,长期开展经费使用、人员管理、活动效果等固定而专业的对口评估,强化对社会力量的监督管理。

      医养结合深度推进

      养老院里也能看病

      流水潺潺,鸟语花香,“前院养老,后院看病”在一个围墙里实现了。在高新区养老服务中心,租赁玉山福利院二期建筑和设施设备建成的玉诚护理院开设内科、外科、康复医学科等专业医护科室,让老人舒心养老的同时,可及时得到疾病救治。“前院养老,后院看病”在一个围墙里实现了。

      社会日益发展,针对“养得好”新课题,昆山有步骤、有层次地深度推进医养结合模式,以社会养老机构为试验田,加快养老与医疗资源衔接,解决福利院高龄老人就医不便的问题。

      以投资1.9亿元建设昆山市福利院分院为契机,昆山还积极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医养融合试点建设,尝试建立全市首家兼具健康服务和养老保健等功能于一体的医养院,提高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和痴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打造全市医养融合发展典范。

      与此同时,推进各区(镇)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全部内设医务室,并优先将符合医疗保险准入条件的医务室纳入医保定点范围,使患小病、慢性病复查、康复治疗老年人凭医保卡就能在养老机构中实现就医。不具备内设条件的养老机构,帮助其与邻近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签订合作协议并建立急救通道,满足失能失智老人颐养天年之需。此外,还鼓励床位闲置较多的乡镇医疗机构转型为老年护理院。

      据统计,目前昆山11家区(镇)福利院已全部完成医养融合协议签订,65家日间照料中心挂牌全科医生服务站。锦溪镇老年护理院顺利实现转型,已针对老年病开展专业治疗。全市现有护理型床位3958张,占机构总床位的56%,医养融合的养老生动实践正在昆山破土生根。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
中国将与193个国家携手向宫颈癌说“不”
        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司获悉,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