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生态红利催生生态自觉

21.12.2015  11:14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省级预评估组近日来到兴化,实地查看32个点位、逐项审核全部考核指标,一致同意兴化市通过省级预评估。

  12月5日,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徐德龙等5名院士,受聘担任兴化市决策咨询与创新发展顾问,为兴化解决特色产业发展难题。

  “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生态大市品牌优势,绿色、生态成为兴化发展的风向标。”兴化市委书记陆晓声说,兴化提出“生态+”,就是让生态融入各行各业,迸发出更大的生态自觉,进而驱动发展转型升级,享受生态红利。

  兴化以“鱼米之乡”著称,2393平方公里面积中,水域占近1/4。市长李卫国介绍,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兴化市首次引入“空间分类调控”概念,将西北地区6个乡镇近100万亩土地纳入控制开发区域,并将其划定为水乡生态涵养区,不再布点工业项目。将西北部地区划定为水乡生态涵养区后,着重在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上做文章,将其打造成为泰州乃至长三角城市的“后花园”。

  在打造百万亩水乡生态涵养区的同时,百万亩粮食高产增效生产区、百万亩生态健康养殖区也应运而生。全省最大“绿色粮仓”、全省首批“亩产吨粮县”、稻麦两熟全国新纪录……一条条“喜讯”让人振奋。喜人的是,盛洲粮油、华丰方便面、华东可可、伽力森主食等一批全国乃至亚洲知名农业加工企业纷纷落户,兴化品牌食品产业链也越长越粗,形成年加工规模30亿元的优质稻米产业、20亿元的食用面粉产业、10亿元的啤酒麦芽产业、8亿元的畜禽水产饲料等四大粮食加工产业。

  眼下虽是寒冬,但“苏中第一村”董北村的阳光生态石斛育苗中心,却温暖如春。村党委书记张文德自豪地介绍,一群原本连石斛的“”字都不认识的农民,仅仅用了两年半时间,就“”出全国最大的铁皮石斛育苗、栽培、加工产业链。记者了解到,董北村原来有118家企业,90%以上生产不锈钢制品。在加快转型升级的进程中,他们把视野拓展到生态农业领域。2013年4月,他们流转邻村2000亩土地建设泰州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种植虫草、灵芝、果树、药材等,其中铁皮石斛的种植面积近千亩。科技部授予该园区石斛研发中心和产业化示范基地,批准组建了国家铁皮石斛产业创新联盟。

  一批“”字号大项目落户“中国不锈钢之乡”戴南,为“生态+”树立了工业新标杆。国电电力戴南LNG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按步骤关停171台小锅炉,加快促成不锈钢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新落户戴南的央企合众公司,热轧生产线每天可向下游不锈钢企业提供700吨的冷轧不锈钢坯料,填补了戴南地区热轧不锈钢钢带的空白;新建的新型冷煤气站,既解决了煤气发生炉排放烟尘、焦油量高等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了煤气加压远传和全厂能源管控。镇里斥资15.8亿元上马循环经济产业园,实行酸洗、物流、废旧不锈钢市场、熔炼“四集中”。眼下,园区“开篇之作”——新源环保公司投资3.5亿元的不锈钢表面处理中心正在加快建设。

  如今,良好的生态环境已逐渐释放出“红利”,让兴化人看到了“绿水青山”带来的“金山银山”。全国最美油菜花海的千垛景区完成“一季菜花向四季旅游”的转变,30多个地级市开通了赏花直通车,北京、青岛开通赏花旅游专列,广东还有游客包机前来。统计显示,兴化市现已成为上海游客观光的重要目的地,近两年,每年赴兴化旅游的上海游客都超过10万人次。

  ( 郑焱  晓勇  介铸    道智 开建 碧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