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时,波斯银币能在南京用

12.04.2015  17:21

  

  近日,“跨越海洋——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九城市文化遗产精品联展”正在南京朝天宫博物馆内展出。其中,让观众看到了南京在六朝时就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国家建立了友好往来,并形成了以建康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海航线。而记者从考古专家邵磊处了解到,除了展出的出土于南京的胡人头像墓砖、玻璃杯、金刚石指环等,还有一枚如今藏于南京民俗博物馆的波斯银币也是有力的证明。

  邵磊告诉记者,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位于南京东八府塘的国税大厦工地在开挖地基时,出土了大量南朝时期的遗物,内中竟有一枚波斯萨珊卑路斯。该萨珊卑路斯银币有明显的使用痕迹,出土时已呈现出被磨损得很厉害的状态,这足以表明该银币在被埋藏前曾经是一枚经常被转手作为通货使用的物件。邵磊表示,萨珊银币迄今在国内共发现了1900余枚,分布于新疆、甘肃、陕西、宁夏、山西、河南、河北、内蒙古、湖北及广东等地,而南京,作为中国版图内迄今所见萨珊银币最东面的出土地,则以最直接的物证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据文献记载,东晋至刘宋时期,建康宫中即曾蓄养过来自今东南亚一带的昆仑奴。与文献记载相对应的是,南京东晋、南朝墓葬中出土了不少珍贵的与中外文化交流密切相关的文物资料,如深目高鼻的胡俑及胡人砖画以及被誉为“宝器”的各种玻璃制品等。故南京东八府塘出土萨珊银币虽仅一枚,且是迄今为止波斯萨珊银币在南朝都城的唯一发现,但这一发现并非偶然。记者仲敏

编辑: 刘 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