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平台助力上合组织迈新台阶

17.12.2015  16:36

  为期两天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十四次会议取得了丰硕成果,将有助于全面提升上合组织各领域合作水平,推动区域经济合作迈上新台阶。在本地区各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恐怖主义安全威胁上升的情况下,上合组织助力经济发展、进而减少威胁安全的不稳定因素的任务显得尤为迫切。

  在建设性和务实的气氛中,上合组织成员国的总理们就国际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广泛议题交换了意见,讨论了深化上合组织经济合作和人文合作的前景与措施,并达成共识。作为会议的重要成果之一,会议发表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关于区域经济合作的声明》,提出成员国将以基础设施建设、产能投资为优先方向,扩大双、多边经贸合作,共同促进本地区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为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应采取多方面措施,包括加强交通领域多边合作,建立国际运输走廊,实施各方均感兴趣、可提高互联互通能力和发挥过境运输潜力的共同基础设施项目;开展产能合作,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在成员国建立产业园区或经济合作区等。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本次会议上提出,上合组织在关注安全、经济、人文三大传统领域基础上,重点打造六大合作平台,即筑牢安全合作平台、搭建产能合作平台、加快建设互联互通平台、创新金融合作平台、构建区域贸易合作平台、打造社会民生合作平台,推进各方友好合作取得扎实成果。

  专家认为,打造六大平台的构想成为本次会议的亮点。

  筑牢安全合作平台,即加快落实《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边防合作协定》,在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背景下,为各国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坚实保障,为地区发展营造可靠的安全环境。

  搭建产能合作平台是近来讨论比较广泛的议题,也是中国在经济外交中递出的“新名片”。中国愿将自身成熟技术和优质产能同本地区国家发展需求紧密结合,提供性价比高的装备产品和工程承包服务,也可以合作建厂,就地生产加工,帮助当地增加就业,实现互利共赢。在以往和上合组织成员的合作中,中国同哈萨克斯坦产能合作起步最早,已就工作和融资机制、早期收获清单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十余个项目已经或即将启动。中方将在上合组织框架内推广有关经验,结合各国需要,突出共同参与,精心筛选重点项目,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决策、市场运作的原则,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合作链。

  加快建设互联互通合作平台,即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重点项目,探索构建以中亚地区为枢纽的亚欧大陆互联互通网络。此外,还包括提升中欧班列运营效率,在连云港建设国际物流园和加强成员国卫星导航合作等。

  打造创新金融合作平台意味着继续用好上合组织银联体机制,稳步推进银联体扩员,重点支持大型项目实施。迄今为止,中方已向上合组织成员国先后提供了271亿美元贷款额度,成立了面向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的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并启动了首批项目。成员间将遵循多边规则和程序,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积极支持上合组织成员国项目。此外,还将适时考虑成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支持成员国进一步扩大本币结算范围,务实开展货币互换合作,共同抵御金融风险。

  构建区域贸易合作平台,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采取有效措施,推进贸易、通关更加便利化、自由化。目前已经责成成员国经贸部长就此进行研究。另外还要积极创新贸易形式,尽快建立上合组织电子商务联盟,为成员国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创造快捷便利的环境。

  打造社会民生合作平台方面,各成员国应积极扩大农林牧渔合作,提高农业技术和粮食生产水平,携手保障粮食安全。共同完善环保合作构想,推进“绿色丝路使者计划”制定实施。推动成员国间实施更加便利的签证政策,促进旅游合作和人员往来。

  专家认为,打造六大合作平台的倡议,与中国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一脉相承,交相呼应。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乌法峰会上正式成为上合组织区域合作的重要主题,而上合组织则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实现对接的重要平台。上合组织成员国总面积占亚欧大陆五分之三,如能借助“一带一路”实现发展、促进合作,将补平亚洲与欧洲之间的经济落差,使亚欧大陆获得历史性机遇。

  外交学院外交学系教授高飞认为,六大平台中,产能合作平台、互联互通合作平台、金融合作平台、区域贸易合作平台等四个平台涵盖了“一带一路”倡议“五通”中的“四通”。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全面展开,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域,上合组织成员国经济合作将迎来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