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以“六化”为抓手 做大做强县域粮食经济

14.04.2015  09:37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讲话精神,做大做强县域粮食经济,宝应县粮食局以“六化”为抓手,进一步提高粮食行业整体发展水平:

      第一、以“法制化”为抓手,规范粮食流通市场秩序。 一是重视粮食政策、法规宣传,提高群众知晓度。结合“六五普法”及“法制宣传日”活动的开展,把粮食政策、法规宣传列为2015年的重要工作,将采取悬挂横幅、设点咨询、上门宣传、散发资料及电视、报刊报道等方式,大力宣传粮食政策、法规,进一步提高群众对《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政策法规的知晓度和认知度,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管粮营造良好的氛围。二是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从严审核粮食市场准入资格。县粮食局把《粮食收购许可证》申办的条件、程序及市场监督管理的范围和要求等内容,在县政府政务公开平台、县局门户网站以及各镇区醒目位置及时公开、广泛宣传,不断强化经营户守法经营意识,同时,不断加强粮食收购资格核查工作,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从严审核粮食收购资格,发放《粮食收购许可证》,有效杜绝无证经营行为,进一步净化了粮油市场。三是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强化粮食市场监管。我局充分发挥职能,积极配合工商、质监、食药监等部门对全县商超、农贸市场及重点粮油店实施了全程监管,从严打击了粮食经营活动中的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以及粮食销售活动中出现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欺行霸市、强买强卖、骗买骗卖、掺杂使假、以次充好、倒卖陈化粮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从源头上净化了市场环境。

      第二、以“市场化”为抓手,优化粮食资源市场配置。 粮食是商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要求,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促进粮食流通有序进行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我局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需求,合理配置粮食资源,有力地推动了我县粮食资源的市场流通。

      第三、以“规模化”为抓手,促进粮食生产转型升级。 为充分保障粮食安全,稳定提高粮食产量,我局近年来一直助推规模化粮食生产,大力实施粮食订单,打造县域重点粮食基地,以节约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带动规模化,成功了改变了以往我县以家庭为主的低效粮食生产方式,有效的促进了粮食生产转型升级。

      第四、以“信息化”为抓手,助推粮食科技水平提升。 按照国家、省、市粮食局有关精神指示和我县推行“粮安工程”的需求,我局力争做到:一是要实行数字化粮库全覆盖,进一步提高仓储管理水平。数字化粮库的建设事关全县粮食仓储管理的命脉,是实现24小时全程监控的根本性支撑,我局充分利用各级配套资金和自筹资金,力争实现数字化粮库全覆盖。二是夯实数据统计基础,构建新型信息化报送体系。按照省局新编制的统计制度要求,我局集中培训相关从业人员,落实统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强化考核;把各种统计表格有机集合起来,建立统一报送平台,确据各种统计结果的真实有效,为全局重大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撑。

      第五、以“人才化”为抓手,调整粮食从业人员结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粮食系统从业人员减少、人员结构老化(青黄不接)等现象日益突出,为留住粮食企业生存的基础、保障粮食行业发展的后劲,我局大力实施人才战略,着力打造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粮食人才团队,同时积极发挥老同志的优势,力争做到以知识带动整体、以经验带动个体的常态化发展模式。

      第六、以“廉洁化”为抓手,提升粮食公共服务形象。 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洗礼,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传达,我局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机关作风建设要求、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致力于建设一支廉洁奉公、高效务实的机关队伍,全面提升我局在全县乃至全省的公共服务形象,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宝应县粮食局      吴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