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公车改革省级机关明年上半年全部完成

19.12.2014  14:03
  记者从18日举行的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公务用车改革方案将在年底上报中央,并于明年启动。第一批参改的是江苏党政机关和参公事业单位,共约1万多个机关单位将在2015年年底完成车改。
    按照中央划的三条“红线”定方案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沈伟新介绍,我省目前正结合江苏实际制订公务用车改革方案。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主任蔡湧啸说,具体政策很清晰,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特种专业用车,符合规定的一线执法执勤用车和其他车辆。“将来普通公务出行通过自主选择、社会化提供,当然也适度发放一些公务交通补贴,我们省的改革也要按照中央的精神来。
    据介绍,中央给各地划定了三条“红线”:一是改革后公务用车交通补贴支出总额必须低于改革前的公务用车运行整体费用;二是中央规定了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公务用车交通补贴的标准,厅级1300元每人每月,处级800元每人每月,科级及以下500元每人每月。中央明确规定地方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不得高于中央和国家机关补贴标准的130%;三是改革以后不能既拿钱又坐车。我省正按照这些原则要求研究制订具体的改革方案。
    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所长孙肖远一直密切关注我省公车改革动态,“我省少数县市此前标准定得比较高,这次‘大跳水’,意见肯定会有,但一视同仁执行下去,也不会有多少怨言。”他说,省级机关某部门曾做过一个综合民意测试,其中包括车改。结果表明,大部分公务员都赞成车改。“这次‘普惠制’改革惠及大部分公务员,自然很受欢迎。
    明年首批1万多机关单位参加车改
    目前我省公车改革正处在数据测算和方案起草阶段。前一阶段对全省公务用车改革前的情况进行调查摸底,主要是参改单位和人员,改革前的公务用车数量、运行费用,司勤人员情况等。
    据了解,因事关改革后的公务交通补贴总额不能超过改革前的公务用车运行费用总支出这条“红线”,将来各级审计部门也要据此进行专项审计,因此公务用车的数量和所有的经费支出都正在层层统计和夯实之中,目前已有三个督察组奔赴我省各地督察。
    第一批车改的参改的机关单位有1万余个。蔡湧啸介绍了大致时间表:按照中央要求,今年年底前将把方案起草好并上报中央。明年上半年省级机关车改到位,下半年地方党政机关车改基本完成。后面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也将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改革总体方案出来以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
    有的配套措施已出台。将于下月1日实施的《江苏省机关事务管理办法》对公务用车的配备和使用做了原则性规定,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应改革公务用车实物供给方式,普通公务出行实行社会化提供,从严配备定向化保障的公务用车。并要求,政府各部门应严格按照规定配备和使用公务用车,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调度、非工作期间回单位停放制度。在车型方面,公务用车应当选用国产汽车,优先选用新能源汽车。
    此前已车改者须按新方案加以规范
    记者从省有关部门了解到,此前我省已自下而上对公车改革探索了20多年,形成货币化改革、租赁式改革和包干式改革三种模式。“此前江苏有47个县(市、区)进行了公务用车改革。”蔡湧啸说:“这次公务用车改革有个原则,就是已经车改的地区和部门,必须按照这次的公务用车改革的方案进行规范。
    这一原则影响最大的是以往车补较多的单位。苏州姑苏区一机关工作人员李馨(化名)表示,她每月有500元的车改补贴直接打进卡里,改革后也是这么多,基本“事不关己”。倒是现在政策明确补贴不能超标,各级领导损失可能会比较大,科级干部2800元、副科级2400元的车贴将被砍掉一大块。“本以为考量到经济发达地区,多少还有上浮,现在看政策这么‘斩钉截铁’,应该是没戏了。
    孙肖远认为,过去公车改革一些试点单位“步子大了点”,造成了阵痛,这是缺乏顶层设计造成的。“公车改革涉及个人利益,自己改自己,加上单位或者地区又有这个财力,当然会标准定高点,中央这次定下‘红线’,给改革做出了好的顶层设计,这次改革应该会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