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外拉客公路半途甩客 隐患重重的“黑大巴”如何根治

01.05.2015  19:05

  乘客由面包车快速转移

  本报记者 严俊 

  姑苏晚报记者:

  中国江苏网5月1日讯 你好,我到苏州工作快十年了,回老家乘坐的大部分都是长途大巴,前几年因为没有经验,好几次上车后才发现自己坐的是“黑大巴”,车子开得很野蛮,路上还要绕很多路,在车上常常弄不清自己要被送去哪里,还担惊受怕,有时候没到目的地就被扔在了路上,也弄丢过行李,但又没有人敢多说,因为开车的人很凶。记得有一次过完年回苏州,车子在路上不停上客,座位全都坐满了,过道上也全是人,我看超载这么严重,车上很闷,担心出事,就用手机给朋友发短信,想问他该怎么办,没想到就被收钱的人发现了,还被骂了几句。眼看马上“五一”要放假,现在到苏州的车站坐车很方便,但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还是有“黑大巴”在路上跑,还是会有人去坐?希望你们记者去调查调查,给大家提提醒,也请执法部门多查一查。

  在苏打工人员沈先生

  2015年4月29日

  市民反映:

  “黑大巴”揽客有招,

  上当人员多

  沈先生在高新区上班,在经常路过的林枫路他发现一个规律:每天下午1点至1点30分之间,都会有大巴车进入这条并不宽敞的道路,随后快速放下一车携带大包小包行李的乘客。“看上去和跑长途客运的一样,但苏州西站就在附近,为什么要在这里下客?”沈先生表示,这些车辆看上去和他以往乘坐过的“黑大巴”极为相似,有时候还会在路边摆上广告牌,声称是正规客运公司,大肆揽客。

  在吴中区,还有热心市民黄先生发现,在国际教育园的文耀路边,曾经出现过一批专门招揽学生的“黑大巴”。“经常在长假期间出现,外地车牌的大巴车,车牌经常会换。”他说,这些大巴在前挡风玻璃内挂着“苏州高校集散中心”字样,自称从苏州发往苏北的连云港等地。他表示,上一次看到这些可疑的大巴是在4月初的清明节期间,有不少学生误以为是正规客运车,结伴去乘坐,不过节后这些车辆又消失了。他认为,这些“挂牌”大巴车对年轻人有一定的误导性,也很隐蔽。

  在城北东路与官渎路口附近,也有市民胡先生发现,路口北侧常常看到提着大堆行李的人员在等车,不久就有大巴车赶来停靠,迅速将人接走,大巴车多为外地车牌,车上还有某地发往某地的字牌,像公交车一样,进站时间很有规律。

  记者暗访:

  3分钟分流一车人对具体上车点讳莫如深

  高新区林枫路只有双向两车道,南北长不足1公里,沿街全是小店铺,路南端有农贸市场。沈先生说,由于周边企业众多,租住在附近的外来打工者较多,这可能是“黑大巴”在此设“”的主要原因。

  4月29日下午12点30分,记者来到林枫路,看到路面上人员较少,路两侧停着不少车辆,根据沈先生提供的具体地点,记者开始蹲守。至下午1点02分,看到一辆蓝色“沪B”大巴从华山路转弯后由北往南驶入林枫路,停靠路边后,司机迅速下车打开行李舱,此时从大巴上陆续走下来近二十名乘客,大多为中年人,背着包,在取行李舱的行李时,从不同方向又驶来两辆面包车,快速停到大巴前方,面包车上的座位间还摆着小木凳,见别人已经上车,一名妇女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婴儿,也紧跟着挤进车,在其身后,还有乘客带着两名儿童,掀开面包车的后车门,勉强挤进去,另一辆面包车则在大部分乘客上车后,快速将剩余的行李塞进车厢内,随后陆续驾车离开,整个过程持续时间只有约3分钟。

  在林枫路靠近华山路口,还停着一辆“鲁R”大巴车,车头有“苏州往返菏泽”字样,车身上印刷有“菏泽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下午1点多,一辆面包车开到大巴旁边,车上人员搬下一张折叠桌,摆开一幅广告牌,上面有“国营班车”、“苏州往菏泽”、“小车免费接送”,发车地为“新区客运西站”、“汽车南站”、“吴中汽车站”,发车时间为上午8点40分,下午5点。记者称要在假期与同事们乘车前往菏泽,询问具体乘车地点,一名“工作人员”却没有明确回答,只表示可以在出发前1个小时电话联系他,他会进行安排,至于票价,他表示节前到菏泽是150元左右,节假日期间“可能会贵一点”。

  不过记者查询苏州汽车客运总站订票系统发现,苏州往菏泽票价为191元,苏州西站的发车时间为下午5点20分,汽车南站为上午9点10分及下午4点40分,吴中站查询不到相关班次。

  看上去方便省钱

  搭乘“黑大巴”未知风险不少

  去年7月下旬,一对来自安徽亳州的夫妇,送患病女儿前往上海医院就医,因未能坐上火车,赶时间的他们坐了一辆“黑大巴”,结果尚未到上海,就在半途被甩在苏州吴江,好在遇到热心人士,帮助他们及时赶到上海,才没有耽误时间;今年4月上旬,赵先生到苏州北站购买回家的车票,因票已售完,急着回家的他听信拉客人员,乘坐一辆“黑大巴”,结果上车后又被加价,而驶上高速后却发现大巴根本不去他老家,只好中途又下车,在凌晨时分寻找车站转车,最终浪费了时间不说,还多花了300多元。

  “上车前说得很好听,坐车很方便,路费很便宜,却低估了上车后要面临的风险。”姑苏区交巡警大队民警陆雄说,首先“黑大巴”往往都不是新车,是使用时间较长甚至即将报废的车辆,一旦被查处,有车主选择弃车,以此将损失降低,这些车辆安全系数相对偏低;其次是“黑大巴”为了多拉快跑多赚钱,存在超载、超速、疲劳驾驶等危险因素;第三,“黑大巴”存在一定的治安隐患,比如上车后随意加价,而乘坐人员复杂,车辆不进站、不接受安检,容易发生人身伤害及火灾等;第四,“黑大巴”上下客极不规范,在即将进入要接受检查的收费站、卡口等处,为了逃避检查,“黑大巴”常会半途甩客,乘客被放在高速公路上,人身安全没有保障;第五,搭乘“黑大巴”还有被“转卖”的风险,比如车辆行驶到目的地前,司机突然暂停继续行驶,将乘客转手交给当地其他“黑大巴”,而乘客除了还要支付一次路费外,时间得不到保证;第六,一旦发生事故,“黑大巴”缺乏“乘客险”等关键险种,甚至有的“黑大巴”只有交强险,而部分“黑大巴”只属于个人,受害乘客难以获得应有的赔偿,出了事故没有保障。

  站外上下客均违规

  不排除正规车辆从事违规经营

  苏州市运输管理处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市民所反映的几辆“黑大巴”车辆信息,因江苏运政系统暂时只能查询本省车辆,部分挂外省车牌的车辆,难以辨别其是否为正规营运车辆,其中有一辆则在苏办理过“进站证”,但不管车辆是否正规,在站外拉客、上下客均属于违规行为。

  “正规大巴都是站内上客,到站后下客,车辆全程走高速。”这名负责人说,不过在执法过程中他们发现,部分正规的长途大巴,为了多赚钱,还选择在途中驶下高速,比如从上海驶往山东菏泽的车辆,途经苏州时寻找黄牛到各处拉客,以车费便宜为诱饵,还不排除黄牛存在诈骗行为,同时部分“黑大巴”还具备一定的反侦察手段,在各处布好眼线,还经常更换上下客地点,给查处带来一定的难度。此外因近年来公路、铁路路网建设的发展,苏州发往各地的班车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黑大巴”的市场相对萎缩,也导致部分“黑大巴”为了趁节假日大捞一笔而更猖狂一些。对此他们呼吁市民乘坐班车务必到站内买票站内上车,发现站外拉客、上下客的“黑大巴”,可拨打96196交通服务热线进行举报,执法人员会加大查处力度。

编辑: 燕志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