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国家公祭地方法规落实得如何?南京组织查访调研

27.12.2019  16:34

        2018年国家公祭日当天,我国首部国家公祭地方法规《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正式施行。一年多以来,《条例》贯彻落实情况如何?26日,有关执法检查组在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进行报告。

        11月起,南京市人大常委会成立执法检查组,明察暗访结合实地走访分布在市内的19处丛葬地和纪念地,对《条例》规定的“国家公祭设施保护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11月下旬,记者跟随检查组人员来到正觉寺丛葬地,看到丛葬地纪念碑设施完好。附近居民反映,丛葬地周边经常有人清扫,有专人擦拭纪念碑、祭奠台。执法检查组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检查发现,该馆对各项公祭设施保护都有标准化规定。

        执法检查中也发现了问题:部分丛葬地、纪念地在电子地图上未有标识,影响公众现场悼念。对此,南京市人大常委会牵头有关单位,两天内推出准确标注17处丛葬地、2处纪念地定位的更新版地图,并赶在今年国家公祭日前夕正式上线。

        南京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姚正陆介绍,一年多以来,社会各界较好地贯彻了《条例》的精神要义,全民的公祭意识显著增强。截至12月14日,新浪微博的“国家公祭”“国家公祭日”话题阅读数达到158亿,累计话题讨论量达到2933万,位居热门话题榜第一。

        执法检查组发现,在《条例》引导下,南京市民政部门设立了专项慰问金,每年为每名幸存者发放2000元,并优先对全市幸存者家庭提供适老化改造服务。根据《条例》精神,有关部门将幸存者春节慰问金标准调整为900元/人,辖区有关部门春节前逐一上门走访,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介绍,逢年过节及老人生日等,馆方和志愿者都会上门慰问幸存者,为他们报销医药费、发放生活补助等。很多爱心人士也主动送去关爱。

        执法检查报告总结认为,《条例》颁布实施一周年以来,在维护历史正义和法律正义,向全世界宣示和平主张,扩大社会公众对国家公祭活动的知晓度、参与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必将进一步唤起全民族的记忆、激发爱国热情、凝聚民族精神,为南京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支撑。(肖日东 陈月飞)

 


来源:新华日报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