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祭仪式上花圈背后的辛劳

13.12.2014  14:17

  新华报业网讯 12月13日的国家公祭仪式上,由16名三军仪仗队队员抬上台、敬献给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8个大花圈也格外引人瞩目。

  每个花圈直径1.4米,以白、黄、绿三色菊花和松枝组成,共分为5层,最中间的圆形全是直径三四厘米的绿色菊花,其外面一圈由3层、200朵黄色菊花组成,第三圈由3层、200多朵绿色菊花组成,第四圈由6层、550朵白色菊花组成,最外面一圈则环绕着碧绿的松枝。

  参与制作花圈的江苏省插花艺术专业委员会会长唐梅英介绍,白、黄、绿三色都有特别的寓意,白色代表哀思,黄色表达长存的希望,绿色则是和平的象征,周边特别配上松枝还有一层意思,雪松是南京的市树,又可体现南京是博爱之都。整个花圈层次分明,庄严肃穆之中又让人看到生机和希望。

  为了扎制这些花圈,江苏省插花艺术专业委员会的会员们已经忙碌了大半个月。接到任务后,他们参照北京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的规格,先请北京方面制作了样品。11月28日江苏省插花艺术专业委员会开始打制样品,12月5日制作预演花圈。待正式制作方案确定,他们立即着手订制花材。

  由于成本高、价格贵的原因,海南、上海、无锡等地许多花木商培植的顶级菊花大多是出口国外而且是按订单需求来培植的,但听说是为国家公祭准备,他们全都爽快地一口答应,推掉其他订单也要确保满足南京国家公祭活动的需求。

  为了让花圈更加美观,要求花朵形态一致。设计要求花圈上的白菊的花头直径统一为7至8厘米,绿菊为3至4厘米,黄菊为5至6厘米。这意味着,扎制花圈时,这些花不仅必须保证鲜活,而且要每一朵的开放度都基本一致。为此,会员们专程到产地挑选花朵,并用绳子一一给选中的鲜花做上标记,然后每天都和花木商们联系,有的甚至天天守在花地里,随时观察这些花的生长情况。

  扎制要求更高。12日早上9点,20名精心挑选出来的插花高手动手制作花圈,他们都有着10年以上插花经验,有的还得过各级比赛的金奖,进展速度却很慢——一个花圈1200多朵鲜花,要一朵一朵地插,要力保上台的8个花圈一模一样,更重要的是,为了减少抬动花圈时花瓣散落的情况,当天每一枝花的花头还要使用专用的鲜花胶水固定。

  每个花圈背后,都凝聚着一群插花艺术协会会员的辛劳。唐梅英说,天气寒冷,但没有人喊苦,大家已经形成共识,这是一项代表国家形象的任务,务必要做到精益求精、尽善尽美。

原标题:

编辑: 章强、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