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将建政府"公物仓" 统一调剂国有资产避免重复购置

01.12.2014  13:06

  无锡试点表明,统一调剂国有资产可避免重复购置

  新华报业网讯  “《江苏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将于今日正式实施。该管理办法的一大关注焦点是,未来全省范围内会建立“公物仓”制度,通过统一采购、统一保管、统一调剂、统一处置,进一步节约国有资产。”

  不久前,由工信部和省政府主办的APEC第21次中小企业部长会议在南京召开。按过去的惯例,举办这样的国际会议,会议筹备组都要集中采购一批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但今年会务组以向省财政厅“公物仓”租用方式,仅花了不到2万元,节省了17万元的办公用品开支。

  公物仓,顾名思义就是公共物品的仓库。财政部门对可以共用、共享的国有资产组织统一采购、统一保管、统一调剂及统一处置。据省财政厅资产处人士介绍,早在2010年,我省就在无锡市试行“公物仓”制度,行政事业单位用财政资金举办大型活动添置的公物,事后全部上缴“公物仓”,其它单位需要可以申请,循环使用。执法机关收缴罚没的物品,结案后上缴“公物仓”。有的单位闲置的办公桌椅、电脑等,未到报废年限,上缴“公物仓”调剂给其他单位。每年寒暑假,市里开展青少年文明上网活动,要为每个社区配电脑,全部购买要开支几十万,“公物仓”里正好有不少性能尚好的旧电脑,一下子派上了用场,省下了几十万的购置费用。有些老年公寓需要的电脑,也可从公物仓里调剂到。

  在无锡市财政局的公物仓库,一位处长和两名工作人员陪同记者入库,“‘公物仓’要和金库一样管理,要像管钱一样管物。内部有严格的物品进出库登记管理制度,重要物品建立双人双锁、三人三锁的安全制度,日清点、月汇总、季盘查,确保国有资产使用管理规范有效。”记者看到,公物仓入库清单上除了有车辆和办公用品,还有海关、纪委及公检法等执法部门移交的查抄物品,如象牙、购物卡、储值卡、金银首饰和书画艺术品等。无锡市财政局的同志介绍说,办公用品一般都通过市级机关统一的信息平台发布,在有需要的行政事业单位中循环调拨使用。而执法部门移交来的物品,一般无法调剂使用,如最近比较多的查抄的贪官房产、购物卡、储值卡、金银首饰等,一般要待结案后以公开拍卖方式处理,收入全部上交财政专户。

  “建立‘公物仓’制度,促进了公共物资在行政事业单位间的共享共用,节约了行政运行成本,实现了‘少花钱多办事、花小钱办大事’的目标。”据介绍,2013年,无锡公物仓收缴各类车辆8000多辆、电子产品1000多件、家具200多件,收缴各类罚没物资及资产变现收入上缴国库1000多万元。今年1-10月,公物仓收缴各类车辆6000多辆,电子产品200多件,车辆拍卖成交50多辆,收缴各类罚没物资及资产变现收入上缴国库100多万元。

  无锡“公物仓”制度引起了财政部领导的关注。今年初,省财政厅印发了《关于省级临时机构、重大会议(活动)资产配置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推广公物仓制度,要求凡是省政府批准建立的临时机构、召开的重大会议、举办的大型活动所需资产,通过省级公物仓进行配置;临时机构、重大会议(活动)原则上不安排房产购置经费,由承办部门内部调剂或租赁解决;临时机构、重大会议(活动)车辆一律不得购置,从公物仓库存车辆中安排或通过租赁等方式解决。今天起实施的《江苏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一大亮点就是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公物仓”制度,通过统一采购、统一保管、统一调剂、统一处置,进一步节约财政支出,避免国有资产重复购置和浪费。

  省财政厅副厅长徐宁说,过去不同行政事业单位客观上存在资产占用多寡与职能不匹配、闲置浪费等问题,通过推广“公物仓”制度,既是财政部门精细化管理的一种积极探索,又能通过信息化手段,平衡资产分布、调剂余缺,盘活闲置资产,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源配置的效率,节约用度,减少财政资金浪费。

  本报记者 马薇 陈志龙

原标题: 政府“公物仓”,全省都要建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