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公开透明成为常态 镇江强推重要案件信息发布

04.11.2014  10:55

  

  “9月1日,镇江市人民检察院经初查,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镇江市民防局原局长朱冬生立案侦查。”2014年9月2日,镇江市检察院通过官方网站公布的这一案件信息,引起巨大反响,被转发到镇江本地论坛后,两天内点击量即达到2万余次。这只是镇江市检察机关深入推进重要案件信息发布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6月份以来,镇江市检察机关已经先后在各类媒体上发布重要案件信息90余件,赢得了人民群众一片点赞声。

  统一思想  破解制约难题

  案件信息公开不公开?怎么公开?公开后会不会引起舆情?案件信息公开工作开展伊始,镇江市两级检察院中少数领导和部分干警还存在着思想顾虑和畏难情绪,如何进一步统一干警思想,成为该项工作发展的瓶颈。

  “检察机关需要被群众认可,需要树立公信力,就要积极面对媒体、公众。检务公开就是要让正义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镇江市检察院检察长俞波涛一锤定音。

  决策既定,顶层设计迅速启动。镇江市检察院专门成立了“深化检务公开工作办公室”,统一扎口负责重要案件信息发布工作,两级检察机关所办的重要案件,一律在规定时间内报市检察院,由公开工作办公室审查后统一发布,其中特别重要的案件信息还要由市检察院检察长直接审批。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随后市检察院连续制定出台了《重要案件信息发布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对发布的原则、内容、流程、载体等作出明确规定,提出具体要求。

  思想统一了,工作就理顺了。目前,镇江市检察机关的重要案件信息发布的周期已经从以前的一天缩短到了半个小时,信息公开的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

  

  资源整合  丰富公开载体

  执法办案如何从“锦衣夜行”到“公开透明”?镇江市检察机关探索了一条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新路径。

  7月份,镇江市检察机关向社会公布了今年以来查办的8件环保领域职务犯罪案件,各网络媒体纷纷转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不日,《镇江日报》也以头版头条的方式全面介绍了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护航生态文明建设的做法。重大案件信息发布与全面检务公开实现了良性互动。

  其实,早在上半年,镇江市检察机关就借助微信、微博、手机APP等新媒体力量拓展检务公开。从“阳光手机报”到“检察微动态”,从面向特定受众到向全社会传播,镇江市检察机关逐步构建起了“微动态、微直播、微新闻、微空间、微代码”的“5V”检务公开发布平台,充分发挥了新媒体平台“短平快”的优势。

  一组翔实的数据,充分说明了“5V”平台对检察工作影响力倍增的促进作用:自案件信息公开工作开展以来,镇江市检察院门户网站“案件信息”专栏浏览量达30余万次,官方微博粉丝达3万余名,官方微信订阅人数从300余人直线上升至2000余人。

  统筹兼顾  倍增公开效果

  7月18日,镇江检察网一次性公布14件涉及民生民利的职务犯罪案件信息,在当地引起极大反响。这是镇江市检察机关为扩大案件信息公开的影响力采取的新方法,即对犯罪嫌疑人级别高、社会影响大的案件单独发布,对涉及民生民利的案件收集整合后集中发布,努力形成案件信息公开的规模化效应。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而公开是对公正最好的助推。“有些院不敢公开案件信息的原因,就是不自信,害怕案件有瑕疵,害怕‘见光死’。”俞波涛说,“就是要打破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办案状态,形成规范执法办案的倒逼机制。

  今年以来,以案件信息公开为反推力,镇江市检察机关的办案质量和执法规范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在立案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数同比上升20.4%的同时,办案周期平均缩短25%。在9月底省检察院组织的案件质量评查中,镇江市检察机关的办案质量在全省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