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地图"公布后儿童医院仍爆棚 专家:儿科需强大

02.03.2015  11:27

        为缓解儿童医院就诊压力,南京市卫生局去年11月底“”出了南京儿科实力相对较强且有夜间门诊的15家医院清单,呼吁家长带患儿就近就医。3个月过去了,效果如何?近日,本报记者进行了探访。

        现场探访——

        儿医仍然“人满为患”,上午10点眼科号已排到第300号

        上周四,正月初八,很多人还未返宁,各大医院的门诊较平日显得较为“宽松”,但上午9点的儿童医院,门诊大厅每一个窗口都排起了10多米长的队伍,医院大门外的广州路上,准备进入儿童医院的车辆排到了南大校门口。

        前来就诊的嘟嘟被爸爸抱着来看眼科。“以为这个时候的儿童医院要人少一点,没想到还是这么恐怖。”嘟嘟爸爸告诉记者,他家住城东,早晨8点起床往儿医赶,车子到了广州路就动不了了,好不容易将车调头停到别处后已是上午10点。挂号窗口,嘟爸又一次傻眼,他们挂到的是第300号。位于5楼的眼科候诊区内没有一个空位,显示屏上第167号小朋友正在等待,“还有130多个小朋友没有看,至少要等两个多小时。加上中午医生吃饭休息,下午3点左右才能看上。”嘟爸说。

        记者在各楼层看到,几乎各科室都和眼科一样在排长队,呼吸科和内科更甚,候诊大厅是“”无虚席。

        记者当天下午又前往城东、城南等几家设有儿科的综合医院,看到的是另一番场景。

        在城东某医院的儿科诊室内,挂号处空空荡荡,除了护士,什么人也没有。护士介绍,整个下午,来这里看病的患儿不到10个,还有一两个是来复诊的。

        患儿家长——

        “很想就近看,但总被要求去儿童医院

        “说实话,一想到去儿童医院看病就头皮发麻。”嘟爸当天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也看到了卫生局推荐的儿童“就诊地图”,但好几次带小朋友在家附近的医院就诊时“被拒绝”,“有一次头上磕破了一个小口子,跑了3家医院都表示没法缝合,均推荐去儿童医院,这次小朋友眼皮莫名其妙地肿起来,也想在附近医院看,但上网查,这几家医院都没有儿童眼科……

        乐乐的妈妈也有着嘟爸一样的感触。乐乐不小心撞破头后,她第一时间赶往军区总院的儿科,被告知那里没有给孩子缝合的细针,最终只好去了儿童医院,“本以为缝合好后的换药可以不要再跑到儿童医院,但多家医院还是拒绝了。

        对于家长被其他医院推向儿童医院,儿童医院医务处主任田曼表示“很理解”,“成人就诊会明确告知身体哪个部位怎么不舒服,而儿科是‘哑科’,孩子不会明确告知,有时候一个肚子疼就需要多科联合诊断,但目前其他设有儿科的医院都是普通内科,科室不全、不具备联合诊断的能力,在现阶段的大环境下,他们不敢承担过多的压力。”田曼坦言,这是“就诊地图”公布后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之一。

        业内专家——

        “有效分流”除家长改变观念,还需儿科“真正强大

        “有效分流除了加大宣传让家长改变就诊观念,还需完善儿科就诊网络体系。”江苏省卫生法学会副会长胡晓翔表示,“首先是各家医院都要尽快恢复儿内科建制,所有的三级综合性医院都应该组建综合性的儿科,形成一种氛围。同时对各大医院现有的儿科加强力量,不能满足于仅仅只有一个普通内科,外科、五官科等都需各有侧重加强。”胡晓翔说,一旦儿科就医的网络比较完备后,市儿童医院就需要开始逐步地对普通门诊予以限号,以至于取消,只接诊被转诊的门诊病人。

        记者了解到,儿科人才的缺乏以及现行医院考核体系下,儿科不赚钱是一些医院不愿大力发展儿科的主要原因。南京正在着手改变儿科短腿的现状,今年刚刚召开的卫生工作会议上已经明确,儿童等专科医疗机构是南京发展的重点,南京还正在全力推进市儿童医院河西医院今年投入使用。(顾小萍 刘有仪)

来源:  南京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