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各区将设公共自行车服务中心 可及时维修破损车辆

02.03.2016  10:36

龙虎网讯   自今年初主城区大力发展公共自行车以来,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骑车出行的绿色出行方式。近日,市公共自行车公司在对全市网点进行排查时发现,公共自行车在给市民带来方便的同时,一些车辆也出现了损坏。目前,我市仅河西一处公共自行车维修点,为了提高车辆维修效率,我市各区都将设立公共自行车综合服务中心。

探访

上岗2个月方便了出行,

但有些车辆出现损坏

家住胜太西路的崔女士每天乘坐地铁三号线前往常府街站,然后骑公共自行车前往白下路的工作单位,有了公共自行车,她每天上班可以节省15分钟。不过,最近她发现不少公共自行车出现了破损。“每次取车时,都要挑一下,有的没有铃铛,有的没有车撑,有的龙头是歪的。”崔女士说,有一次赶时间,将就骑了一辆龙头歪的车,结果差点与一辆电动车发生碰撞。

自从有了公共自行车,我上班就不开车了,每天骑车到卡子门地铁站,乘坐三号线到常府街站下车,步行到长白街,既环保又健身。”家住仁恒翠竹园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他特别喜欢公共自行车,有时看到有些人不注意,坐在路边公共自行车上等人或是聊天,这样很容易把车撑弄坏,自己看在眼里挺心疼的。

这几天,记者走访了不少公共自行车点,在白下路一处网点,一排13辆车中,有4辆没有铃铛,1辆没有车撑。在汇景国际门前,21辆车中5辆没有铃铛,2辆没有车撑。

调查

管理部门通过技术更新

提高车辆耐用性

你看这轮胎崭新的,可钢圈全歪了,一个轮胎就要100多元。”在河西公共自行车综合服务中心,一名维修人员拿着变形的轮胎无奈地对记者说。

在该中心内,记者看到不少“伤痕累累”的自行车,有的轮胎被撞得歪七扭八,一些车辆连坐椅都没有了。据公共自行车维修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公共自行车选用的是900多元一辆的捷安特,这种车辆结实、轻便、防锈,性能是国内较好的,自身故障率较低,损坏大多来自使用不当。去年河西1.05万辆公共自行车,每年维修费用达15万元。

其实,在这些损坏中,大多数是由于市民使用时不太注意导致。为提高车辆的耐用性,市公共自行车公司也在不断对车辆进行技术更新。如更换空心网状免充气轮胎,增加轮胎的耐用性;将有纹路的车撑改为直杆车撑,使车撑不容易折断;采用与车把手合为一体的转铃,避免铃铛的丢失;将车筐的宽度缩小8厘米,防止装的东西超重等。

目前主城区公共自行车有两万多辆,虽然大部分都是技术改进后的车辆,但不加爱护,还是会造成损坏。”公共自行车维修部门负责人说。

对策

各区将设服务中心

建立有奖举报共同监管

据了解,目前我市公共自行车仅有位于河西一处的综合服务中心。由于距离较远,各片区的公共自行车损坏后,需要达到一定的量,才会用卡车拖回河西维修,这样也造成了维修的滞后。

据市公共自行车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主城公共自行车网点的增多,市里已要求在各区建立公共自行车综合服务中心,用于车辆的维修和保养。但由于服务中心对场地有一定的要求,要能够方便大型车辆进出、公共自行车车辆的堆放等,因此目前各区的服务中心都还在选址中,希望能够尽快建立。

目前国内很多城市都有公共自行车破损的问题,通过互相交流,也发现不少宝贵的经验,值得借鉴。”据市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如组建公共自行车巡查小组,定时定期定点对公共设施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采取属地化管理,各区交通、城管、住建等职能部门,共同对公共自行车采取群防群管;通过立法对恶意破坏公共自行车的个人和单位给予处罚等。

不过,该负责人也表示,公共自行车的维护还需要倡导市民共同来爱护车辆,共同监督。据悉,在河西地区建立的市民有奖举报找寻丢失车辆的方式,今后也有望在主城推广。

本报记者  葛妍  本报实习生  刘从楠

来源: 南京日报   编辑:张璐

滨江新城新增三个新型公交站台方便市民候车
昨天,市民刘女士乘坐公交车到市政府西大门时发现,靖江网
北大商学院镇江总裁班“牵手”城南挖掘商机
北大纵横商学院江苏分院镇江总裁班学员日前组团来到我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