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公共自行车日周转率达9.3次 损耗严重

14.05.2015  14:41

   借还“小绿车”,请多一点呵护   本报记者吴诚制图苏洲

  目前我市的公共自行车已成为了市民交通出行的重要选择方式之一,据我市道路停车管理所统计,今年姑苏区公共自行车的日周转率达到了9.3次,而去年的日周转率仅6次。市民用车频率高了,“小绿车”的脾气也见涨,一会脱链了,一会坐垫坏了,弄得不少市民挺揪心。“小绿车”脾气从何而来?记者展开采访。

  昨天市民王女士借用公共自行车时就遇上了这样尴尬的状况,王女士告诉记者,当天早上她在附近借了一辆公共自行车,前去上班。起初她骑着车一点问题都没有,但让她没想到的是在一个上坡时,“小绿车”的车链条掉下来了。王女士当时就没辙了,因为附近没有还车点,她又没法修,无奈之下她只能将“小绿车”推至单位,足足多花了半个小时。事后想来,好在是在上坡的时候链条掉了,如果是在下坡的时候遇上掉链子,而且当时那个下坡还是很陡的,那后果想也不敢想。相比王女士,李同学就没这么好运了,同样是链条掉落,因为反应不及他连车带人摔在了路上,万幸的是李同学只受了些皮外伤。

  “小绿车”咋就接二连三地闹脾气呢?苏州市市区道路停车管理所稽查科科长汪剑明告诉记者,2010年8月起姑苏区设置了首批11个公共自行车借还站点,投放了200辆公共自行车,直至今年4月份姑苏区共投入了2450辆公共自行车。看起来投入的公共自行车数量不少,但损耗量也是惊人的,在近5年的时间中姑苏区报废的公共自行车已经达到了793辆,准确地说目前能供给苏州市民骑行的车辆仅1657辆。更让人没想到的是,目前姑苏区公共自行车设备每日维修要达到16次。

  汪剑明说,公共自行车之所以损耗严重,最直接的原因在于使用年限的增长以及使用频率的增加。与此同时,有些市民日常使用时的不注意,也是导致公共自行车时常闹脾气的最直接原因。“公共自行车最易损坏的地方三处,车前方的锁车器,坐垫以及车链条。”汪剑明说,锁车器里带有芯片,很多市民在还车时缺乏耐心,为了尽快把锁车器塞进车桩,一味用力从而导致锁车器破损;“小绿车”的坐垫也是时常“受伤”的部位,几乎所有的借车人都会调整坐垫的高低度,但由于调整的过程中没有锁紧坐垫,从而导致了坐垫的损坏;另一个时常破损的部位就是车链条,由于公共自行车是实心胎,因此在有坡度和凹凸的路面上骑行时较为费力,有些市民为加快车行速度,用力蹬车会左右晃动,从而就会出现车链条脱落的情况。

  汪剑明建议,市民在借还、使用车辆的过程中要多一点呵护,在遇到凹凸路面和上坡时也尽量推行。而在骑车途中遇到意外情况时,市民可根据公共自行车上的联系方式进行求助。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