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站台防扒安全贴士

11.12.2015  21:05
  公交站台是扒窃案件高发地,失窃大多都是因为受害人本身疏于防范,而扒手越来越强的伪装技术,也给市民辨识侵害提高了难度。识别扒手,反扒民警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   1、看神色。扒手寻找行窃目标时,两眼总是注视乘客的衣兜、皮包。他们特别关注外地人、妇女、中老年人。选准目标后,他们一般要环顾四周,若无他人注意便迅速下手。   2、观举止。扒手选择侵害目标时,往往在人群中窜动,选择目标后即咬住不放、紧紧尾随,乘拥挤或者车体晃动机会,用胳膊和手背试探“目标”的衣兜。   3、识衣着。扒手大多数衣着入时。那些三五成群作案的,衣着打扮往往相似。少数打扮平常,衣着朴素者,则是老扒手。   4、听语言。扒手之间为了方便联络,常常使用黑话、隐语。他们把掏包称为“背壳子”、“找光阴”,他们互称“匠人”、“钳工”;把上车行窃叫“上车找光阴”、“挖光阴”;把上衣兜称“天窗”;下衣口袋称“平台”;裤兜称“地道”等。   5、看动作。扒手在动手作案时,一般借人群涌动、车体运行晃动的机会,紧贴被窃对象的身体,利用他人或同伙作掩护,或用自己的胳膊、提包、衣服、书报等遮住被窃对象的视线,作案得手后赶快逃离现场。   掌握了这些识别扒手的经验,就不难发现隐藏在人群中的“第三只手”,但要做到防扒还需乘客做好自我防范:   一是等车时莫做“手机党”,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手机或者其他事情时,往往就失去了对随身物品的保护能力;   二是注意挤在你身边的人,感到自己被拥挤、裹挟时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并检查随身财物,有时环顾一下四周也能吓跑小偷;   三是手机、零钱切勿放进外衣口袋,只要是眼神儿和手保护不到的片刻,哪怕仅仅数秒,都是扒手作案的良机;   四是钱财、手机等贵重物品应放置于背包、提包里层并拉好拉链;手提物品等车时,最好将包放置于身前自己可以看到的地方,还可以给手机装一个链子,挂于脖上或系在腰带、背包上,以此降低被盗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