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幅图片还原抗战“国家记忆”

22.03.2016  11:09

  《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中国抗战历史影像全集》历时8年出版

  新华报业网讯 昨天上午,《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中国抗战历史影像全集》首发式在南京举行。30卷本影像史学巨著《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中国抗战历史影像全集》历时8年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书中所录照片来自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的中国抗战历史档案。首次问世的8000余幅珍贵图片,绝大部分为抗战时期美国照相兵连拍摄,每张照片配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是对散落海外的抗战史料的一项拯救性工程,也是一份属于中国的“国家记忆”。

  8年努力让“国家记忆”回家

  美国国家档案局珍藏有500多万张历史照片,其中有2.3万多幅照片记录了“二战”时期中国的抗日战争。丛书总主编、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宪文说,过去的历史研究重文字轻图片,而现在历史学界非常重视图片、影像的挖掘,“美国当年的照相兵事无巨细,从方方面面记录了中国抗战的全貌,这是研究中国抗战史的珍贵史料!”丛书总主编、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杨天石说,“书中所有照片都是首次公开,包括战斗冲锋、医疗救助、军事装备等战争影像,也涵盖市井民生、居家建设、工厂作业、学习教育、儿童游戏、体育风尚、风景万象、个人肖像等生活情景,其内容之广泛、全面,视为当前国内抗战史图书之所未见。

  化学工业出版社悦读名品出版公司图书出版中心主任王冬军介绍说,这批老照片的发现源于8年前的一个偶然。8年多前,深圳一家公司拍摄关于中国抗战的纪录片,到美国国家档案馆查询资料,无意中发现馆藏有大量中国抗战照片,由美国通信兵团下属的164照相兵连随军拍摄。这批老照片最早的一张拍摄于1931年,最晚的拍摄于1946年,“1945年后,这批老照片就被美国国家档案局封锁了,一直到上世纪末,这批老照片才被拿出来供查阅。”为了让这些“国家记忆”回家,深圳的这家公司派出一个团队,用高精度扫描仪扫描。回国后,他们邀请国内权威专家对这些老照片进行梳理、抢救,通过8年努力,终于出版《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中国抗战历史影像全集》。

  全面记录可歌可泣的全民抗战

  卷22中,一张战火家园的照片,用大广角拍摄大街小巷的残垣断壁,城市所有的房屋都被掀去了屋顶,处处硝烟弥漫;卷17中,一张老百姓支援前线的照片令人动容,一大群人扛着担架飞奔在街道上,全然不顾枪林弹雨。1945年,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接近尾声,当时的街头什么反应?一张老照片上,一群人围着一张有英文字母和漫画的海报观看,不少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海报上的英文字母为“War in Europe over!”关于这张老照片,图注是:“1945年5月8日,昆明的百姓张贴标语,上面写着德国已向盟军投降,盟军并向在华日军开战。”另一张老照片上,到处都是黑压压的人头,每个人脸上都是兴奋的表情。这张照片反映的是:“1945年8月10日,日本打算投降的第一份非官方报道传到重庆后,中国人纷纷涌上街头奔走相告。

  说到抗战胜利,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中央军官学校大礼堂的历史瞬间也有很多张。“以前大家看到的不少相关照片是全景式的,俯拍的比较多。这部书中,不仅有全景式的,还有很多细节。比如:当天上午,日军代表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下自己名字并盖章。”王冬军说,这张最新公布的老照片是侧拍,一溜的人,可以看到冈村宁次盖章的手,但脸部被其它人遮住了。而另外一张照片上,则是何应钦手拿日军投降书在认真地看。

  残酷的战争中也有温馨的细节

  不过,美国照相兵用手中的相机和胶卷,记录下8年抗战岁月中的另一面——即使遭到了战争重创和侵略,中国人民仍在积极恢复与重建日常生活。丛书的卷23、卷24中,汇集了战时中国社会百态的照片。

  卷24中,战时的儿童在节庆活动中,统一服装,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残酷的战争无法阻挡人们追求快乐与幸福!在另一张照片中,美国盟军正在给中国老乡点烟,老乡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杨天石介绍说,“可以看出,即使在战争年代,中国老乡并不惧怕外国人,与美国盟军相处融洽,亲密合作。”同样,另一张照片中,几个小孩戴着美军帽子,欢笑着与美国盟军合影。

  战争虽然残酷,但社会各方面也在战火中悄悄复苏。比如熙熙攘攘的菜市场、学校中的集体活动、纺织厂女工埋头生产、女理发师给人剃头等。“过去公开的多是侵华日军拿枪拿刺刀对着中国人的照片,看着有种血淋淋的感觉,这一组照片更多展现了生活、人性的一面,比如战争年代中国人如何抵抗敌人、英美盟军怎么支持抗战、与中国军民友好相处等,从政治、经济、社会多个层面反映了中国的抗战,显得丰富多彩。”张宪文说,“中国人的照片更多从侵略角度来记录,这一组照片从抵抗角度来记录,两者相互补充,完整重现了抗战岁月。

  本报记者贾梦雨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