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肖远: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

03.06.2015  17:02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江苏调研时首次发出“全面从严治党”动员令,对于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问题关键在于党,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双轮驱动、两翼齐飞,而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

  一、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必须全面从严治党

  打铁还需自身硬,确保党始终成为推进改革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就必须全面从严治党。

  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必须在思想上从严治党,必须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把中央的部署落实到广大干部群众实际行动中,确保全面深化改革沿着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方向前进。思想上从严治党,要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重点抓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要以党性教育为核心,重点抓好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要以道德建设为基础,重点抓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引领者、维护者。

  建立健全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和推进机制,必须落实从严治党领导责任。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多领域体制改革,是一项事关复杂利益关系调整的系统工程。改革的决策和推进,需要站在全局的高度进行总体谋划、协调推进,需要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来充分体现各方面意志和利益,需要各级党委建立健全领导改革的责任机制高效组织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是当前各级党委的中心工作,从严治党就要围绕这一中心工作来开展,建立与各级党委领导改革的工作机制相配套的党建工作责任制,把从严治党任务与深化改革任务一同谋划、一同部署、一同考核,通过落实从严治党领导责任,确保各项改革任务有布置、有督促、有检查。

  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施改革各项部署,必须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的特征,要紧紧盯住作风领域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及时跟进相应的对策措施,以严格的标准、严厉的举措治理作风问题。作风问题具有复杂性和关联性的特征,要从解决“四风”问题延伸下去,努力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努力改进学风、文风、会风,使党的作风全面纯洁起来。良好的干部作风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要大力弘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奋力把改革事业推向前进。

  二、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必须全面从严治党

  “绣花先得手绵巧”,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确保党始终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就必须全面从严治党。

  坚持依法执政,必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班子强不强、有没有战斗力,同有没有严格的党内生活密切相关。一个领导干部强不强、威信高不高,也同是否经受过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密切相关。”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需要靠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来规制和引导。只有严明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和财经纪律等在内的党的各项纪律,有效地规范党组织和党员的行为,才能统一执政行动,确保全党上下步调一致。

  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必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广大党员干部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中发挥着中坚作用,只有提高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法治、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才能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一是要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干部法治思维养成;二是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三是加强对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监督检查,健全问责制度。

  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必须发挥人民监督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智慧和力量,从严治党必须依靠人民。”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实践中,不仅是参与主体,同时也是监督主体。构建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和机制,需要创新群众建言献策渠道,通过召开议事会、协商会、听证会等形式,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完善以法治为依据的处理社会矛盾和冲突机制,需要建立健全民意吸纳和利益制度化表达机制,提升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水平。推进公正文明廉洁执法,需要强化执法社会监督,切实规范执法行为。

  三、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顺应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作出的重大部署,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准确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需要突出问题导向,注重“从严”和“全面”并举。

  从严治党的重点,在于从严管理干部。这些年来,由于各级党组织对干部“重使用、轻管理”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腐败问题严重,狠刹“四风”后有人感叹“为官不易”进而“为官不为”。针对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从严管理干部,将从严治吏的要求贯穿于干部管理的全过程。把严格教育放在突出位置,着重抓好领导干部的理论武装、党性教育、道德建设,着力解决信仰缺失、本领不强、脱离群众等问题。从严把握干部标准,坚持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选贤任能,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积极营造靠实干创实绩、以实绩用干部的从政环境。从严管理监督,健全干部日常监督管理机制,强化告诫提醒、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等监督措施。

  从严治党的关键,在于从严常态化。思想教育从严,要把党内教育作为抓党建的重要职责,严格督促落实;干部管理从严,推动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常态化,让干部时刻感到身边有把“戒律尺”;组织建设从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一步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作风建设从严,不断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把抓作风建设变成常态;制度执行从严,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制度执行不留暗门、不开天窗。

  从严治党的保障,在于全面推进制度建设。管党治党涵盖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各个方面,这些方面相互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只有与从严治党的领域和环节相对应相衔接,建立起完整严密的制度网和制度链,才能发挥制度建设的整体效应。党内法规制度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保障。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制度建设,要在构建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同时,提高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促进领导干部模范遵守党规党纪、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国家法律。

  (作者为江苏省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

      本文转载自中国江苏网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
中国将与193个国家携手向宫颈癌说“不”
        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司获悉,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