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启动建设全省首个非公经济法治导航服务中心

25.03.2016  16:09

为加强对非公经济的专项法治服务,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要求,努力实现“贴近企业需求、深化法治教育、畅通维权渠道、提升法治素养”目标,3月23日,常州市司法局牵头组织检察院、发改委、经信委、工商联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召开“常州市非公经济同心法治导航服务中心”筹建会,标志着这项年度司法行政重点工作正式启动。

该导航服务中心系功能性和公益性相结合的工作阵地,力争在年底前建成,并打造成全省服务非公经济创新转型的示范点。

      建成一个特色载体。 即建设“同心导航服务中心”场馆,约2900㎡分3层。第一层为法治教育展厅,展示法治建设进程、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基本职能、常州非公经济发展情况、7类企业易发典型案例解析和“法治之星”企业介绍等内容。第二层为以案释法活动阵地,布置法治教育大讲堂、企业法治文化沙龙、调解工作室等特色区域。第三层为司法行政社会组织孵化中心,首批孵化知识产权法治保护联盟、非公经济纠纷调解中心、非公经济法律风险防范研究会等社会组织。

      建立三项联动机制。 一是司法联动机制。加强司法行政与公检法的合作,实现信息互通交流和资源共享,快速化解涉企各类矛盾,帮助企业查找漏洞并提出改进建议。二是形势研判联动机制。与经信委等部门合作研判发展形势,及时为企业提供预警风险。三是实务研究联动机制。依托常州科教城等智力支持,为非公企业度身定制“法律顾问”,合力防范法律风险;加强外国法律环境研究,为规避国际贸易纠纷提供建议;开展课题研究,为改进涉及非公经济的政策、制度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打造三个特色项目。 一是围绕便利需求。强化大数据、互联网的作用发挥,建立政策法规库、典型案例库、咨询专家库,提供菜单式、预约式互动自助服务;建立“两微一端”,定期推送最新资讯,发布白皮书,举办网络新闻发布会。二是围绕效果需求。组建由法官、检察官、律师、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专家、高校专家学者组成的“千名讲师团”,举办法治讲座、论坛,组织年度“法治之星”活动。三是围绕精神需求。抓好“同心导航服务中心”法治保障阵地建设,重视司法行政与非公经济的交流合作,打造思想交流、创业互助、文化滋养的精神乐园,进一步增强服务中心的向心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