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活动走过十年

26.11.2015  19:49



记者 韩东 摄

        20年前的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提出“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用阅读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2006年,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发起了全国范围的全民阅读活动。近10年来,各地各部门开展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阅读活动不断深入,社会影响日益深远,并在各地各部门、社会各界和基层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积累了宝贵经验。

        成效显著 蓬勃开展 惠及全民

        各类阅读活动蓬勃开展,全社会“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阅读氛围更加浓厚。目前,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开展了全民阅读活动,400多个城市常设读书节、读书月等活动。各地各部门以“4·23”世界读书日、“六一”国际儿童节等重要节庆日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全民阅读活动,每年吸引8亿多读者参与。

        以“书香中国”为统领,“北京阅读季”“书香江苏”“书香荆楚”“书香中国·上海周”“南国书香节”“书香湖南”“书香八闽”“书香辽沈”“书香龙江”“海南书香节”“书香八桂”“书香燕赵”“书香三晋”“书香赣鄱”“三秦书月”“书香天山”“书香宁夏”等一大批品牌活动,已经成为组织全民阅读、服务全民阅读、推广全民阅读的重要平台。

        其中,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每年以数千人集体诵读经典的形式拉开“世界读书日”期间全国全民阅读活动的大幕。江苏省连续举办了10届江苏读书节,并将每年4月23日定为“江苏全民阅读日”,这也是全国首个由省人大立法确定的地方阅读日。湖北省的全民阅读活动全员参与、全年开展、全省覆盖,各类具有一定规模和社会影响的阅读品牌达到160多个,每年开展各类活动3000多项。“深圳读书月”已经连续举办16届,每届举办上千项活动,吸引1000多万读者参与,成为深圳市民的文化盛宴,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深圳“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苏州读书节”“书香鹭岛”“书香大庆”“书香青岛”“南阳读书月”“西湖读书日”等众多市县的全民阅读活动也精彩纷呈。同时,全国书博会以及各地的书展、书市等各种行业展会与全民阅读紧密结合,邀请众多名家与读者分享阅读魅力、激发阅读热情。

        加大优秀读物出版推荐力度,不断提升全民阅读内容质量。近年来,图书品种结构显著优化,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原创精品不断涌现,极大丰富了读者的阅读内容。为充分发挥优秀出版物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阅读品质,中宣部、总局等部门开展了一系列评奖推优工作。“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评出了一批富有鲜明时代精神和浓郁生活气息、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出版物。“中国好书”推选活动连续两年于“世界读书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上黄金时段播出颁奖盛典,向社会推荐年度优秀图书。

        此外,总局连续12年累计向全国青少年推荐1200种优秀少儿图书;连续5年推荐“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还开展了优秀民族图书、优秀老年人出版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优秀音像电子出版物、优秀少儿报刊等推荐活动,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阅读需求。各地各部门也纷纷在读书月、读书节期间推荐好书,如“深圳读书月十大好书”“苏版好书”“湘版好书”“桂版好书”“川版好书”等。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也开辟专版、专栏、专题,积极推荐、介绍优秀书籍。

        全民阅读“七进”更加深入基层,先进阅读典型不断涌现。各地大力推进全民阅读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各地各部门着力推动领导干部带头读书。总局会同中直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已经连续6年举办“强素质 作表率”读书讲坛,邀请众多名家专家开讲,引领中央机关干部读书风尚。广东、上海等多个省市党政机关深入开展读书活动,福建省福州市连续多年开展机关领导干部读书座谈会、领导荐书活动等。总局充分利用农家书屋平台,举办“我的书屋,我的家”读书征文、演讲竞赛等活动,大力推进农民阅读。江苏、辽宁等地围绕新农村建设,组织开展了农民读书节、农民读书会、农民读书摄影大赛等农民读书活动;内蒙古开展“书香内蒙古、魅力大草原”农牧民读书活动。各地还依托职工书屋、连队书屋、寺庙书屋等开展基层读书活动。

        通过“七进”活动,各地涌现了一大批阅读典型。2014年4月,总局组织推荐的996户首届全国“书香之家”,充分展现了基层群众的读书风采和我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优秀读书传统。如宁夏的陆梦蝶,虽然全身瘫痪,但坚持读书写作,出版多部作品,还开办“田野书舍”,帮助他人读书。各地的“读书之星”“藏书之家”“金牌阅读推广人”等也层出不穷,如深圳的“30年30户书香人家”,天津的“津门十大藏书家”,江苏的“书香之县”“书香之乡”,湖北的“书香机关”“全民阅读创先争优先进集体”等。

        各方共同推动少儿阅读,关注特殊群体、困难群体基本阅读需求。“少儿阅读是国民阅读的基础”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总局每年暑期都与教育部共同开展农村少年儿童阅读活动。今年5月,教育部、文化部和总局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采取多项措施共推少儿阅读。全国妇联开展“每天半小时、书香伴成长”家庭亲子阅读推广活动。上海举办国际童书展,打造少儿阅读嘉年华。

        社会力量也积极参与少儿阅读推广工作。据统计,全国目前已经有上万家绘本馆和民间少儿阅读推广机构参与,如广东的南方分级阅读中心、北京的第二书房等。总局2014年开展的“百社千校”阅读活动,面向中西部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校,开展名家进校园、捐赠优秀出版物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捐赠图书200万册,码洋4600万元,惠及3700多所学校的350多万名学生。“六一”儿童节前后和寒暑假期间,各地各部门多次举办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偏远地区中小学生捐赠优秀少儿图书活动。

        2015年4月,总局正式启动“书香中国e阅读”工程试点工作,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由三大移动通讯运营商手机阅读平台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1000万进城务工人员全年免费推送优质电子图书和期刊。总局与中国残联开展“文化助残公益行动”,累计捐赠5000多万元的优秀出版物。河北省开展“我为盲童读经典”全民阅读志愿公益活动,积极帮助残疾人读书。各地还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文化年货带回家”“带一本好书回家”等面向农民工的文化公益捐赠活动。

        农家书屋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全民阅读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中央和地方共投入150多亿元,在全国建成60多万个农家书屋,覆盖所有有条件的行政村,推动10亿册图书进农村,实现“村村有书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读书难、看报难”问题,被农民誉为“改变命运的知识库、学习致富的黄金屋”。“东风工程”扎实推进,累计投入资金30多亿元,极大缓解了少数民族地区、农牧区缺少书刊的问题。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全国总工会在全国开展“职工书屋”建设工作,通过在全国扶持建设6000个职工书屋示范点,带动全国各地工会和基层企事业单位建成职工书屋逾6万个,藏书总量约3亿册。总局与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开展书香军营系列活动,共建一批旅团图书馆和连队书屋。全国公安机关开展“警察书屋”建设工作。社区书屋、寺庙书屋等基础阅读设施建设也取得积极进展。

        全国各类出版物发行网点17万处。财政部、总局和多地开展实体书店扶持工作,已经累计投入资金4亿多元,发挥其作为城市文化地标、读者精神家园的重要作用。全国共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建设城乡阅报栏(屏)7.2万余个。校园及科研机构图书馆等阅读场所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覆盖范围,流动型、自助型借阅设施也逐步投入使用,便利群众阅读。

        各类阅读推广方式不断创新,全民阅读率明显提高。总局从2010年起连续举办4届“书香中国”全民阅读电视晚会,以“阅读点亮中国梦”等为主题,聘请文化名人担任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推广全民阅读,广受观众好评。河北2012年对全省家庭读书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为开展全民阅读提供了重要参考。江苏2014年开展了阅读文化遗存普查与推荐工作。陕西举办“三秦书月”全民阅读晚会。江西举办高层读书论坛。深圳2013年在全国率先建立阅读推广人队伍。内蒙古图书馆与新华书店图书商城联动创新服务方式,开展“你购书,我买单”活动。各地还加大全民阅读公益广告投放力度和覆盖范围。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逐年上升,手机阅读APP、电纸书等已经成为重要的阅读载体。自2011年起,总局每年都组织开展各类数字阅读专题活动,为读者提供便捷、优质的数字化阅读体验。各地也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数字阅读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如福建省与中文在线等合作,共同搭建“书香八闽”网上阅读和手机阅读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上万种正版数字图书免费在线阅读,已有3200多万人次登录阅读。

        从2010年到2014年,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读书的人确实更多了,阅读率明显提高:成年人图书阅读率由52.3%增长到58.0%,提高了5.7个百分点;成年人数字化阅读率由32.8%增长到58.1%,提高了25.3个百分点;成年人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由4.25本增长到4.56本,增加了0.31本。这3组数字反映了全民阅读活动的成效。

        宝贵经验 广泛参与 形成合力

        上述成绩来之不易,十分难能可贵,是近10年来各地各部门共同推进、辛苦付出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和基层群众广泛参与、亲历践行的结果。总结起来,初步积累了以下宝贵经验:

        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重要部署是开展全民阅读的根本保证。2011年11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在决议中写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标志着全民阅读工作正式成为中央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历史性地写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将之列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项重要举措。2014年和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都要求“倡导全民阅读”。《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体制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等多个中央文件都对开展全民阅读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工作方向。2015年11月3日发布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再一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中央领导同志率先垂范为开展全民阅读提供了强大精神引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读书学习,大力倡导读书。2009年5月,他就明确提出:“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正气。”

        李克强总理也非常重视读书学习。他说:“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我们国家全民的阅读量能够逐年增加,这也是我们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标志。”2015年4月22日,李克强总理又倡导:“世界读书日虽然只有一天,但我们应该天天读书,这种好习惯会让我们终身受益。”2015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刘云山同志在出席中华书局读者开放日活动时强调:“全民阅读重在全民参与,要从青少年抓起,发挥领导干部带头作用和文化名家示范作用,让读书成为文明风尚,让‘书香味’浓郁起来。”刘延东、刘奇葆等中央领导同志也非常重视全民阅读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

        各地各部门群策群力为开展全民阅读提供了重要的体制机制保障。2006年以来,中宣部、总局等部门每年都下发通知,就全民阅读工作作出组织部署。财政部、教育部、文化部、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门密切配合,结合自身职能,开展全民阅读相关工作。地方全民阅读立法取得重要进展,《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先后颁布,将全民阅读纳入本省发展战略。目前,北京、江苏、湖北、广东、福建、湖南等25个省(区、市)成立了全民阅读活动组织领导机构,在整合资源、开展活动、宣传推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湖北省成立了全国规格最高的省级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省委书记任顾问,省委副书记任组长,省委宣传部部长和分管副省长任副组长,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设立了全国首个由省编办核批的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处级)。江苏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全省全民阅读工作推进会,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抽调13名骨干全力开展全民阅读工作。广东所有设区的市都设立了全民阅读活动组织领导机构。江苏、湖南、广东、浙江、北京、上海、广西等省份探索建立了阅读状况监测体系,发布阅读状况调查报告。江苏、福建、湖南等省份将全民阅读工作情况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或精神文明建设考评指标体系。广东、湖北、江苏等地主要领导也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工作,亲自参加全民阅读活动,并就全民阅读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是开展全民阅读的坚实基础。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推广全民阅读,各种民间公益阅读推广组织蓬勃兴起,阅读推广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许多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连续多年就全民阅读工作建言献策。吉林省成立了全民阅读协会,福建省成立了全民阅读促进会,广东省成立了全民阅读专家指导委员会,整合社会力量,助力全民阅读。许多出版社结合自身特点,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有效提高阅读推广力度和专业化水准。新华书店等实体书店、网络书店采取开设主题图书专柜、优秀图书优惠展销、延长营业时间等措施,积极服务读者。北京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书店开业后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许多行业协会组织专家学者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宣讲活动,满足读者多元阅读需求,如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阅读推广专业委员会,开展分众阅读推广。

        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推广为开展全民阅读营造了重要的舆论氛围。各类媒体通过专栏、专题、在线访谈、公益广告等形式进行深度宣传,组织记者深入街道、社区和农村,走访书香社区、书香家庭,抓取第一手新闻素材,把鲜活故事、先进人物传递给广大读者,有力营造了有利于全民阅读开展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等200多家媒体成立全民阅读媒体联盟,组织开展“书香中国万里行”活动,先后到30多个市县挖掘阅读典型,专题宣传报道。上海、江苏、湖北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当地的全民阅读媒体联盟。每年世界读书日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等栏目播出“书香中国·走基层”系列节目,大力宣传报道各地有代表性的基层百姓感人读书故事,展现书香魅力。《人民日报》开辟全民阅读专版,深度聚焦全民阅读,《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刊发了《全民阅读在中国》等多篇文章。此外,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站和各类新兴媒体都为宣传推广全民阅读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协调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