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工业经济量质“双赢”

15.01.2016  13:03

   中国江苏网1月15日讯 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结构调整任务,我市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工业经济呈现出量质“双赢”的良好发展态势。据统计,去年,全市实现工业开票销售4279.4亿元,同比增长7.5%,增幅位居全省第一,高于全省9.8个百分点,总量位列全省第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2010亿元,同比增长11.3%,位列全省第三。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去年,我市把调结构、转方式摆上更加重要位置,主动策应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机遇,致力调高调轻调新调绿,启动实施总投资1700亿元的产业创新“十大工程”,环保科技、大数据、新能源汽车等一批达到全国领先水平的新产业经济拔地而起。紧紧围绕千万千瓦清洁火电、千万千瓦风电、千兆瓦光伏的能源基地目标,强力推进清洁能源发展,光电装机总量和增量均居全省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线“开花”,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研发中心成为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截至去年底,我市已有70%以上规上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此外,我市豪迈照明成为国家首批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丰东热处理有限公司的“无人化智能热处理工厂”项目还入选了全国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东方1号创意产业园也被认定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加快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入,是保持经济中高速发展的基石。去年,我市扎实开展“项目载体突破年”活动,全面完成“三百工程”新开工、竣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各100项任务;预计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276亿元,同比增长36.7%,总量列全省第四、苏北第一;技改备案项目持续6个月实现“双增”,为新的一年工业投资平稳较快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

  两化融合取得突破。去年10月,省经信委公布“2015年度江苏省两化融合示范(试验)区”名单,我市东台经济开发区获批“省两化融合示范区”,滨海经济开发区工业园、新洋经济区、大丰区高新技术区和东台市城东新区获批“省两化融合试验区”,获批数量全省第一;12月底,省“2015年第二批两化融合转型升级示范试点企业”名单公布,我市江苏名豪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入选“省两化融合转型升级示范企业”,盐城通盛数控机床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入选“省两化融合转型升级试点企业”。作为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区,我市还率先构建全省大数据产业集聚中心,全力打造大数据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先后推动华为云服务等一批龙头企业落户盐城大数据产业园。

  镇村经济土壤厚实。2015年,全市镇村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536.6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高于全市面上4.7个百分点,全年预计有51个镇收入过亿元,有力地支撑了全市面上发展。载体建设为镇村经济转型发展也增添了新优势,去年以来,我市规划布局了一批带动镇村经济发展的服务平台,做大做实镇工业集中区、中小企业创业园、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返乡创业园等各类园区,引导社会资金多形式参与园区建设,吸引更多主体凤还巢,加快打造镇村经济发展高地。截至12月底,全市乡镇中小企业园新建标准厂房276万平方米,入园企业762户,各类园区已成为全民创业就业的主阵地。

编辑: 廉昕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