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全国首例:苏津跨省调血救女童

07.08.2015  15:33

(新华日报:2015-08-07)

冷冻两年的罕见p型血液昨解冻北上

全国首例:苏津跨省调血救女童

 

  这是只有百万分之一人群出现概率的血型,随之而来的是一次跨越800公里的省际调血行动。

 

         昨日凌晨,冷冻保存两年的300毫升罕见p型血液在江苏省血液中心解冻,北上紧急支援天津8岁先心病女童小文昊。13:15,天津市血液中心向江苏省血液中心发来消息,交叉配血成功!15:30,天津市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发来信息:小文昊手术成功!至此,全国首例稀有血型跨省调血救援圆满画上句号。

 

          天津紧急求援,         p血型女童手术需血

 

         “紧急求助!先心病女孩不能再等了!”7月27日,天津血液中心向国家稀有血型库发出求助信息。

 

         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小文昊,来自辽宁朝阳县胜利乡吴家仗子村,2岁时被诊断出患有该疾病,因家境贫困而未详细检查。今年4月,小文昊获得天津市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救助,可免费手术。5月小文昊住院后,医生在术前检查中发现她是罕见的p血型,在患病女童家属间筛查也没有相同的血液。没有血液保障,手术无法开展。

 

         江苏省血液中心主动应答:“我们有!稀有血型库中保存有300毫升冰冻的p型血液,可以提供给小女孩手术使用。”双方多次沟通,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同意批准,决定跨省调血,为小女孩搭起生命桥梁。

 

         p血型到底有多罕见?据现有资料查证,欧洲每百万人中有5.8例,而在我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低于百万分之一。也就是说,其与俗称的“熊猫血”即RhD(-)血型相比,也只是它的千分之一还不到,是极其罕见的血型,目前在国内仅发现近10例(其中部分为病人)。

 

         冷冻保存两年,         罕见救命血来之不易

 

         省血液中心输血研究室刘衍春主任介绍,中心稀有血型库中保存的p血液源于5年前省人民医院一名准备做胃癌切除手术患者的弟弟。当时,工作人员给这名患者术前备血时,发现他与血库中ABO同型、RhD同型的血液均发生凝集,始终找不到匹配的血液。经上海血型参比实验室分析,最终确定为p血型。

 

         考虑到该血型的遗传规律,省血液中心请医院对患者所有家庭成员进行血型检查,发现患者的四弟张先生与其血型完全相容,也为p血型。之后,张先生为哥哥献血,并被录入稀有血型资料库。

 

         2013年,南京儿童医院发现疑似p血型患者,省血液中心再次找到曾献血给亲人的张先生,需采集微量血液比对,他自愿捐血300毫升。然而,儿童医院这位患者因有不相合的其他抗体,没能用上这袋珍贵血液,江苏省血液中心考虑到其稀有性,将它以零下80℃的低温冻存。

 

         今年2月,这300毫升的冷冻血差点支援了一名泰国患者。当时,泰国求援,原本省血液中心做好支援的准备,就在即将启动驰援行动前夕,泰国方面惋惜地告知,由于病人的身体状况急速变化,已不能手术了。于是,这罕见的救命血得以保存至今。

 

         连夜洗涤解冻,         苏津打通绿色通道

 

         5日凌晨3:10,江苏省血液中心3楼成分室彻夜通明。做完准备工作后,3:20,成分室主任蔡莉和手工组组长黄兵从-80℃的深低温冰箱中小心地将这袋冰冻红细胞取出,放入到37℃的水浴箱中轻轻振荡融化。

 

         为确保万无一失,设备工程师提前一天赶到,虽然他已经对解冻要用的红细胞处理仪做了精细的设备检测,蔡莉还是希望他能全程在场。

 

         凌晨3:30,打开设备电源,蔡莉和黄兵将解冻红细胞所需的一次性耗材安装到红细胞处理仪上,同时两人两遍核对调整好相应参数,并用无菌接管机将血袋与耗材连接好,开始进行去甘油洗涤。

 

         冰冻红细胞的洗涤需要经历2次浓盐水置换甘油、5次生理盐水稀释、洗涤,整个过程通常需要1.5—2小时。这袋异常珍贵的p型冰冻红细胞也需要经历这个过程。4:45,红细胞处理仪显示上清游离血红蛋白<50mg%时预告洗涤顺利完成,最后仪器自动向解冻红细胞中加入240毫升0.9%生理盐水,制成了解冻去甘油红细胞。

 

         凌晨5点,卸下耗材、热合血袋、贴标签、出库,解冻红细胞工作顺利完成!

 

         6点,天津市血液中心工作人员抵达江苏省血液中心,在办理了交接手续后,供血室的工作人员将这袋珍贵的血液转交给天津市血液中心工作人员,并放置在控温的血液运输箱内。

 

         6:30,江苏省血液中心的急救送血车一路打着警灯和双闪在初升的晨光中驶向南京南站。

 

         8:32,从上海虹桥始发的G106高铁停靠南京南站,带上这份极其稀有的p血型红细胞,带着所有江苏人的期盼与祝福驶往天津。

 

         12:05,高铁抵达天津南站。工作人员抵达后,驱车火速赶往医院,随后,一切按照既定预案紧张有序地进行,直到出现喜人一幕:小文昊手术成功!

 

         这个女孩是不幸的,先天性心脏病折磨她;但她又是幸运的,免费医疗、志愿者的稀有珍贵血液和无数人的关爱,让她获得新的健康和新的人生。                                       

(本报记者  沈峥嵘      本报通讯员  蔡丽娜  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