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助残日首次聚焦孤独症儿童

17.05.2015  18:24

  中新社北京5月17日电题:全国助残日首次聚焦孤独症儿童

  中新社记者张希敏

  “我们要活得比他们长久,这样才能一直照顾他们到老。”孤独症双胞胎兄弟宝宝、贝贝的父亲无奈地说。

  宝宝和贝贝出生后,活泼可爱,他们的父母也成为众人的羡慕对象。但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家人却发现他们迟迟不肯开口,特别喜欢攀高,喜欢旋转,丝毫不懂什么是危险。两兄弟之间没有交流,甚至从来没有拉过手。焦急的父母带着孩子去了医院,得到的诊断是:宝宝贝贝都患有孤独症。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先天性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孤独症患者生活在自己的世界,像来自天上的星星一样,因此他们被称为“星星的孩子”。据WHO公布的全球患病平均水平62/10000推算,中国约有学龄前孤独症儿童60万。

  中国第二十五次助残日首次聚焦孤独症儿童,主题为“关注孤独症儿童,走向美好未来”。以期盼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孤独症儿童,帮助他们融入社会,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温暖与关爱。

  助残日期间,国务委员、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勇来到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看望正在进行康复训练的孤独症儿童,给他们送去国家的关怀。

  吉林、山西、山东、湖北、湖南、贵州、甘肃、青海、新疆等多个省份的主要官员走访慰问孤独症康复训练中心以及孤独症儿童家庭,为正在接受训练的孤独症儿童、特教老师以及孤独症孩子的家长们送去关怀。

  同时,河北、重庆、上海、吉林、湖北、贵州、浙江等地也在助残日期间开展各种助残公益项目,帮助残疾人实现愿望和梦想。

  近年来,针对日益增长的孤独症儿童康复需求,中国残联逐步将孤独症儿童康复纳入重点业务工作安排,着力开展了贫困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机构扶持、康复人员培训等工作。

  在中央财政支持下,2009年至2015年,中国残联投入经费4.68亿元人民币,组织实施“贫困孤独症儿童康复项目”,为近4万名3—6岁的贫困家庭中的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补助。同时,各地还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加大补贴和帮扶力度,帮助更多的孤独症儿童进行康复训练。

  除康复训练,学龄孤独症儿童少年的教育工作也得到逐步推进。目前,学龄孤独症儿童少年主要通过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或在培智学校就读接受义务教育。

  此外,为充分了解各类残疾人的基本状况和需求,向残疾人提供精准化服务,2015年,中国残联启动了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对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残疾人及暂未持证的0-15岁疑似残疾儿童逐一调查,重点了解残疾人在生活救助、社会保障、康复服务、接受教育、就业帮扶、权益维护等方面的现有服务状况、托底服务需求等内容。

  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说,要使贫困和重度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到稳定的制度性保障,尽快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在制定各项福利保障政策时,要特别关心和兼顾残疾人的实际困难,把好政策、好福利落实到残疾人身上。要努力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让他们生活每年都有新变化。(完)

  原标题:全国助残日首次聚焦孤独症儿童

  稿源:中新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