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杨恒俊:“对乡村振兴更加有信心”

07.03.2018  01:54

图为杨恒俊接受媒体采访。顾祥忠摄

 

今天,在北京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新桥镇德胜中心村党委书记杨恒俊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第一时间分享他在会场聆听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后的感受和思考。

 

作为来自基层的代表,杨恒俊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把群众最关切最烦心的事一件一件解决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民生活随着国家发展一年比一年更好”,这样的话语让他感到非常振奋。报告对乡村振兴方面也提出了目标和方向,花了近五百字,强调了很多,让他对德胜村的发展更加有信心。他表示,在大会召开期间他将认真学习好报告精神,会议结束后,将大会的精神带回靖江,落实到工作实践中,带领全村干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引导和鼓励广大群众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杨恒俊准备了6件建议,都是与乡村振兴战略有关,内容涉及农村环境保护、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农村财政有效投入等方面。“我最关注的是财政投入。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大战略,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由于原有机制不健全,财政投入的‘碎片化’严重。现有支农项目涉及财政、农业、发改、交通、水利、供销等多个部门,项目建设的规划、标准、程序不同,时间、技术、投资规模等要求各异,造成资金投入交叉重复、统筹协调难,使用效率不高,亟需整合,集中投入。建议建立乡村振兴财政投入统筹整合长效机制。”杨恒俊说。

 

会议期间,东方卫视等省内外媒体对杨恒俊进行了采访,聆听基层代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