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关注最高检工作报告

08.03.2023  11:00

  李义虎代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检察贡献

  本报北京3月7日电(记者刘亭亭) 最高检工作报告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伴随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对检察工作作出系列重要指示,党中央专门印发《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指引人民检察事业前进方向。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义虎感触颇深。他表示,这五年,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检察事业迎来最好发展时期,面对党和人民赋予的更重政治责任、法治责任、检察责任,检察机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抓住重大发展机遇,勇于担当作为,在我国法治进程和社会治理发展历程中绘就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年的最高检工作报告分量十足。贯穿五年的检察工作扎实、创新,每一个数据、每一个案子、每一项举措无不体现新时代检察理念。”李义虎代表表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希望检察机关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持续落实《意见》要求,找准检察机关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以更优检察履职纵深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检察贡献。

  赵皖平代表:人民检察事业实现新的跨越发展

  本报北京3月7日电(记者刘亭亭) “最高检工作报告是检察机关向党和人民提交的重塑性改革的高分答卷。”3月7日,连续三届担任全国人大代表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检察机关五年来的履职情况表示赞叹。

  “创新构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新格局,践行人民至上,能动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责,人民检察事业实现新的跨越发展。”对最高检工作报告中的这一表述,赵皖平代表感受很深。他说,五年来,最高检化转隶为转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创新构建“四大检察”全新法律监督格局,以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为切入点,不断做优刑事检察、做强民事检察、做实行政检察、做好公益诉讼检察,为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保驾护航。

  在赵皖平代表看来,检察机关能动履职,蹚出了一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路。他说:“公益诉讼检察这项全新的检察业务便是最生动的写照。今年的最高检工作报告用了大量篇幅来讲这项工作,充分彰显了新时代检察机关敢想敢干、勇于担当的精神。

  “全新法律监督格局下,检察机关也在不断探索参与社会治理的履职方式。对苗头性问题及时制发检察建议,既抓末端治已病,更抓前端治未病。”赵皖平代表表示,相信检察改革的红利将会不断释放,更好地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

  李青霖代表: 指导性案例是检察机关狠抓办案的生动体现

  本报北京3月7日电(记者孙风娟)“近年来,检察机关持续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提升青少年的法治意识,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小学校长李青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云南省曲靖市检察院曾多次以未成年人保护指导性案例开展普法宣传,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听取最高检工作报告后,李青霖代表认为,检察机关制发指导性案例工作是检察机关狠抓办案的生动体现。

  最高检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最高检制定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170件,制发指导性案例136件,比前五年分别上升78.9%和3.5倍。记者了解到,2022年,最高检不断加大单独或者牵头制发司法解释的工作力度,制定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17件,其中最高检独办、主办12件。2018年以来,最高检不断创新指导性案例的主题、体例、内容表达、工作方式等内容,让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不论是制定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还是制发指导性案例和典型案例,都体现了检察机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李青霖代表希望检察机关进一步做强做优司法解释、案例指导等工作,进一步发挥指导性案例在明确法律适用规则、统一法律适用标准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以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梁金辉代表: 荡涤黑恶犯罪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

  本报北京3月7日电(记者孙风娟 吴贻伙)“随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深入开展,‘是黑恶犯罪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犯罪一个不凑数’已经越发深入人心。”全国人大代表,古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梁金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检察机关依法办理了一批涉黑恶案件,彰显了检察担当,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安全稳定,有效净化了社会风气,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最高检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检察机关全力投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持“是黑恶犯罪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犯罪一个不凑数”,进入常态化后以打早打小促常治长效,起诉涉黑涉恶犯罪26.5万人,其中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6.4万人。

  “扫黑除恶斗争一直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话题,近期热播的电视剧《狂飙》就是一部扫黑除恶剧,展现了依法严惩黑恶势力的决心和力度。”梁金辉代表表示,希望检察机关始终保持惩治黑恶犯罪高压态势,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走深走实;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公安机关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作用,形成扫黑除恶工作合力,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检察智慧和检察力量。

  朱亚波代表: 为重拳出击严重刑事犯罪点赞

  本报北京3月7日电(记者刘亚  张羽)“我深刻感受到了检察机关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效。”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榆树市誉景园花卉苗木种植基地技术员朱亚波在听取最高检工作报告后表示。

  朱亚波代表注意到最高检工作报告中的一组数据——对已过追诉期限但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310起陈年命案,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核准追诉。朱亚波代表认为,这彰显了检察机关对严重刑事犯罪的重拳出击,真正做到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守护公平正义,让她深刻感受到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含义。

  朱亚波代表表示:“严重刑事犯罪是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公然侵犯和对社会秩序的公然挑衅。对于极端暴力犯罪,犯罪手段残忍、情节恶劣,报复社会、后果严重的,检察机关要依法提前介入,确保依法从快批捕起诉。对于陈年命案,性质极其恶劣、社会影响未消除、群众反映强烈的,依法及时核准追诉,坚决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赵菁代表: 依法战疫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

  本报北京3月7日电(记者张羽)“过去三年里,检察机关为我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全国人大代表、吉林通化谷红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菁在听取最高检工作报告后,对检察机关依法有力服务疫情防控大局的举措,特别是办案取得的良好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非常认可。

  最高检工作报告中提到,最高检会同相关部门出台系列办案规范,突出惩治严重危害疫情防控秩序、严重危害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的犯罪。创新以案释法,持续发布101件典型案例,第一时间指导依法战疫,有力维护社会秩序。疫无情,法有度。检察机关对拒绝执行疫情防控措施致病毒传播、造成严重后果的,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起诉542人;情节轻微的,不起诉167人。

  作为医药界人士,赵菁代表现在还记得2022年3月初,吉林疫情最严重时期,检察机关在依法办理涉疫案件的同时,派出很多检察人员下沉社区,支援医务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界人士共同参与了疫情防控阻击战。我很高兴,看到在我们医药行业人员冲锋陷阵的同时,检察机关通过依法办案,保证了疫情防控秩序在法治轨道上高效运行,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赵菁代表告诉记者。

  陈玮代表: 及时调整涉疫案件办理践行“人民至上

  本报北京3月7日电(记者崔晓丽 范跃红)“最高检工作报告通篇体现了人民至上!”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衢州市委会副主委、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陈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最高检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今年初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及时牵头对相关办案规范依法作出调整”内容最让她关注。

  1月7日,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海关总署联合出台《关于适应新阶段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依法妥善办理相关刑事案件的通知》,明确自2023年1月8日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不再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之日起,对违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预防、控制措施和国境卫生检疫规定的行为,不再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定罪处罚。目前正在办理的相关案件,依照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及时妥善处理。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同时期,违反疫情防控措施的行为,其行为性质与社会危害性不尽相同。国家在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因时因势科学决策,司法机关根据疫情防控政策对法律适用及时作出调整,主动将工作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和社会治理,时刻牢记以人民为中心,受到了大家的积极肯定。”陈玮代表说,希望检察机关继续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依法能动履职,始终践行“人民至上”。

  欧阳梅代表: 依法治网打造安全清朗网络空间

  本报北京3月7日电(记者崔晓丽曹颖频)“这是检察机关牢记‘国之大者’,用‘法’打造安全清朗网络空间的鲜明写照。”听完最高检工作报告后,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南充市副市长欧阳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检察机关依法治网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值得称赞。

  最高检工作报告中提到,针对网络犯罪持续大幅上升,最高检2020年建立专项办案工作指导机制,明确检察办案65条规范;2022年协同最高法、公安部出台23条办案指导意见。五年间,检察机关起诉利用网络实施诈骗、赌博、传播淫秽物品等犯罪71.9万人,年均上升43.3%。

  “网络空间法治化不仅是网络安全的基石,也是网络文明的保障。”欧阳梅代表说,检察机关要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不仅要在打击网络犯罪上下功夫,也要防患于未然,积极稳妥开展网络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督促有关部门对网络空间领域相关问题进行源头治理和风险防范。同时,要特别注重优化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环境,通过普法宣传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为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空间环境贡献更多的检察力量。

  刘宏艳代表: 严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守护人民安宁

  本报北京3月7日电(记者单鸽)“下猛药,去沉疴。”这是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北票市尹湛纳希高级中学教科研室副主任刘宏艳在听到最高检工作报告中提到从严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的举措时内心升起的想法。

  最高检工作报告中提到,检察机关协同公安机关从严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深挖幕后金主、严惩团伙骨干、全力追赃挽损,起诉19.3万人。

  刘宏艳代表认为,检察机关将追赃挽损作为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体现。“刑事追诉不仅要实现打击犯罪的功能,更要给受害者以司法温度。”刘宏艳代表说。

  刘宏艳代表注意到,在全链条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同时,检察机关还特别注重对情节较轻或受骗、胁从参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的,从宽处理、教育为主。“在检察办案中融入天理国法人情,避免机械司法带来的社会负效应,这一做法值得提倡,也希望在今后的检察办案中有更多的体现。”她说。

  此外,刘宏艳代表还注意到报告中提到“8所院校57名学生跨省实习,误入诈骗团伙,检察机关依法不起诉或督促撤案,涉案学生均回归正常学习生活”的案例。“这个案例具有很强的指引性,是对当下司法办案的提示。”刘宏艳代表说,检察机关用实际行动切实履行好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重大责任,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王晖代表: 落实少捕慎诉慎押促进了社会治理

  本报北京3月7日电(记者单鸽)“2020年全国两会上,我们分析二十年间重罪持续下降、轻罪持续上升的重大变化,提出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严惩严重犯罪绝不动摇,较轻犯罪少捕慎诉慎押。”最高检工作报告中提到,2021年,少捕慎诉慎押理念被确定为刑事司法政策。

  “检察机关通过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切实保障了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在听取最高检工作报告后,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晖告诉记者,此前在与当地检察机关沟通时,她了解到在这一刑事司法政策的指引下,检察机关办理轻罪案件的司法理念转变了。

  “检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统一,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纠正了重打击轻保护、重实体轻程序、重治罪轻治理的倾向,真正做到了少捕慎诉慎押促治理。”王晖代表说。

  王晖代表认为,深化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是检察机关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助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实践,取得良好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王晖代表建议,检察机关在作出不捕不诉决定时,也应注意被害人一方的情绪,做好释法说理工作。

  郭晶晶代表: 继续从严打击拐卖人口犯罪

  本报北京3月7日电(记者刘亚 张羽)“拐卖妇女儿童是公众高度关注的问题,严惩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更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不仅关乎对妇女儿童权益的保护,更关系到群众的安全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福海创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PTA团队副经理、工会女职工委副主任郭晶晶在听取最高检工作报告后接受了记者采访。

  最高检工作报告提到:“严惩拐卖人口犯罪,2021年起协同公安机关以专项行动深挖历史积案,两年间起诉拐卖和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犯罪3152人,比前两年上升16%,其中发生在五年前的积案占31%。

  郭晶晶代表表示,这组数据深刻反映了检察机关在严惩拐卖人口犯罪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打拐,要严打,更要严防。希望检察机关在依法严惩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同时,继续积极发挥检察职能,参与源头治理,健全防拐长效机制,强化普法宣传,推动社会多方力量形成合力,彻底铲除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滋生蔓延的土壤。

  郭晶晶代表建议,检察机关要继续从严打击拐卖人口犯罪,对收买、不解救、阻碍解救被拐卖妇女儿童的坚决依法追诉、从严惩治,同时与有关部门形成合力,促进综合整治。

  杨宝玲代表:把人民群众安全感永远摆在第一位

  本报北京3月7日电(记者张羽)“听取最高检工作报告后,我感受到了检察机关在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效。”3月7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东丽区华明街道胡张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杨宝玲在听取最高检工作报告后接受了记者采访。

  杨宝玲代表注意到最高检工作报告中提到,过去五年,检察机关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投入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既抓末端治已病,更抓前端治未病,在深化诉源治理中践行人民至上。“2022年起诉杀人、放火、爆炸、绑架、抢劫、盗窃犯罪为近二十年来最低,人民群众收获实实在在的安全感。”杨宝玲代表为检察机关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依法严厉打击涉黑涉恶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点赞,也为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两大奇迹——“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感到自豪。

  杨宝玲代表表示,希望检察机关能够在未来工作中,继续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摆在第一位,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必然指标。“要持续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特别是在城市郊区、乡村等地域,防止黑恶势力死灰复燃。要严厉打击故意杀人、抢劫、毒品犯罪等恶性犯罪,让人民群众能‘安心出门’,享受工作和娱乐生活,提高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杨宝玲代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