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媒体报道之七:让“健康江苏”成响亮品牌

07.03.2017  11:32

(新华日报、交汇点:2017-03-06)

 

  今年总理政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健康是每个老百姓最大的期盼。年初,江苏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健康江苏”2030规划纲要》。今天,就来听听两位医疗卫生领域大咖,聊一聊“健康江苏”的话题。

  谈健康

  2020年,全省人均预期寿命要到80岁

  重大项目应进行健康影响评价

  主持人:2月22日,我们江苏召开了健康与卫生大会,《“健康江苏”2030规划纲要》,纲要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哪些方面。

  王咏红:总理在政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李强书记在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对江苏来说,没有高水平全民健康,就没有高水平全面小康。目前全省人均预期寿命达77.51岁,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位居全国前列,达到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了让全省人民更加健康、更加长寿,《纲要》从普及健康生活、建设健康环境等5个大的领域,明确全省将开展全民健康素养提升等10大行动,并列出了15项主要指标。力争到2020年,全省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岁左右,让健康江苏成为我省小康建设的响亮品牌,使江苏成为群众健康的福地。

  在健康江苏建设中,我认为最值得关注的是确立了“大健康”理念,既靠医疗卫生的“小处方”,更靠社会联动的“大处方”,全方位、全周期保障群众健康。比如,影响健康的因素,60%的是生活方式问题,要全面普及健康知识,把健康生活方式教给群众。再比如,现在许多大的建设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但没有进行健康影响评价。我今年带来的建议当中,有一个是关于建立健康影响评价制度的,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对各项政策、规划、项目进行健康影响评价,减少影响群众健康的因素。

  王静成:我对纲要第五章保障措施印象最深,无论从深化医改,还是投入保障、人才交流等措施看,如果都能落实到位,一定会造福所有江苏人民。

  服务要好,费用要降

  基层就诊比例要提高

  主持人:前不久我们江苏医改方面有三个案例被国务院点赞,能否帮我们重点介绍一下其中的分级诊疗。

  王咏红:让群众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再回基层,不仅方便群众、费用也低。这项工作我省起步早,目前群众在基层就医人次已占60%。我们重点从3方面提高基层水平,让群众愿意在基层看病。一是对基层医院进行提档升级,全省所有基层机构都达到了国家标准,45%的乡镇和55%的社区机构达到了省示范标准。全国百强县医院我省有25所、进入前10名的有4所。二是建设医联体,使优质资源下沉。在城市以三级医院为龙头,建立医联体;在农村推行县乡村一体化,全省已有医联体187个,所有基层医院都与上级医院建立了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三是推进信息化。全省建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信息传输网,县级基本建立了远程会诊等中心,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得到上级专家的服务。今年全省要加快分级诊疗进程,力争基层就诊比例再提高3个百分点。

  王静成: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里讲到了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苏北人民医院在这方面推进了以下几个措施:一是请专家医生常驻乡镇社区服务;二是邀请老专家定期到基层参与诊疗;三是组成护理和管理专家团队,帮助基层医院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我院还进行了医联体内的走村串户慢病管理;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三甲医院,我们无偿接纳基层人员进修,对基层医护人员抢救能力进行培训,这一系列措施采取以后,近三年来,基层首诊比例越来越高了。

  主持人:医改的成果最终要让老百姓有获得感,江苏在改善医疗服务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呢?

  王咏红:江苏作为全国医改的试点省,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老百姓有获得感。这些年,为了增强群众获得感,我们一手抓优化服务,全省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40项措施,建成全省预约挂号平台,去年三级医院预约就诊率达87%,230家医疗机构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服务,所有三级公立医院和94.4%的二级公立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另一手抓控费,去年160家医院开展日间手术、病种达400个,患者平均在院时间缩短至1-2天、费用普遍降低,最高降幅达50%。552家医院开展检查结果互认,为患者节约医疗费用约4.4亿元。第三方调查显示,2016年全省出院患者综合满意度达93.73%。

  王静成:老百姓对就医反映最多的问题,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等候时间过长,二是服务态度问题,三是医疗费用比较高,四是对专家号需求大。苏北人民医院很早就尝试全方位、多角度改善服务。比如在等候问题上,我们采取了预约挂号、缩短检查等待时间等措施;在控制费用问题上,我们强调规范诊断、规范治疗、规范检查,对进口药品的使用集体把关;在提高效率上,目前医院的平均住院日是8.4天,在全省排名前列;在服务方面,做到更人性化,设置了一些充电器,微波炉等设备方便群众使用;当然病人到医院来,最想马上治好病,这几年我们不断加强与世界高水平医院联系,不断提升医疗水平。

  2020年,每个家庭都有一名家庭医生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的新年致辞中说,“很多群众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我们江苏的情况怎么样?

  王咏红:我省2012年就开展这项工作的试点,目前全省家庭医生累计签约890万户、2524万人,1/3的群众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力争今年底,以乡镇为单位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覆盖率达60%,到2020年力争每个家庭拥有1名合格的家庭医生。

  王静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我们苏北人民医院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个是通过医联体,让专家在基层医院跟随健康团队一起走村串户,服务于基层的家庭。第二方面在城市的社区培养一批比较合格的医生,让他们来对城镇的居民进行管理,进行家庭签约,提高能力水平。第三件事情,我们医院建有国家脑卒中高级中心,我们通过脑卒中团队来直接管到具体的居民,做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内容。

  网友互动:帮你捎话上两会

  全科医生缺口1.4万人

  我省将大力补充基层医疗人才

  从2月21日起,新华日报、中国江苏网、交汇点联合西祠胡同等13个市的论坛开展“帮你捎话上两会”民意调查,得到网友广泛参与。

  网友:我们小区大部分居民都签约了家庭医生,但是大家都想找自己熟悉的医生看病,现在感觉社区医生人较少,不能顾全所有居民,怎么办?

  王咏红:人力不足是当前家庭医生工作在推进当中的一个最大的瓶颈,我们全省有7900多万人口,但是注册的全科医生只有2.6万人,按照标准配备应该是两千人要配备一名家庭医生,我们测算,现在全省一共需要配备4万名家庭医生,现在是2.6万,实际上还缺1.4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省里实施了千百万工程,来加大对我们基层人才的补充力度、培养的力度,只有使我们基层的人才更多、更好,才能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的更好,才能为我们的百姓当好健康的守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