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小学生不能最近入学告教育局 一审被驳回请求

12.12.2015  10:49

  受关注的南京6龄童萌萌(化名)诉建邺区教育局重新划分施教区的行政诉讼案,经建邺区法院审理,12月11日作出一审判决,驳回原告萌萌的诉讼请求。法院认为,建邺区教育局作出的行政行为合法,也不存在明显不合理,原告的诉讼主张缺乏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宣判之后,法官就裁决内容向媒体记者作了解读。

  通讯员 建砝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任国勇

  原告方

  家长质疑学区划分舍近求远

  原告的父亲顾先生以代理人身份诉称,他住所地吉庆家园十多年来小学施教区一直都被派位到南湖第三小学(以下简称南湖三小)。吉庆家园距南湖三小2.5公里,行走需50分钟。2013年开办的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北校区(以下简称新城小学北校区)与吉庆家园仅一条马路之隔,距离460米,步行5分钟。但2014年和2015年,吉庆家园小学施教区还是被派位到南湖三小。区教育局施教区的划分不符合“就近入学”的规定,因此要求判决撤销被告2015年对新城小学北校区、南湖三小施教区划分的具体行政行为,并作出重新划分。

  顾先生认为,距离南湖三小1.24公里的金陵世家小区施教区原本也是南湖三小,后来划入新城小学北校区,金陵世家距新城小学北校区1.47公里,把金陵世家施教区划入新城小学北校区是舍近求远。此外,2公里外的紫京府及1公里外的涟城、雍华府等尚未入住的新楼盘施教区都被划入新城小学北校区,把教育资源预留给“富人社区”,违背教育资源公平的原则。

  被告方

  “就近入学”不等于最近入学

  被告建邺区教育局辩称,首先,“就近入学”不等于最近入学,不能以入学儿童户籍地和学校的直线距离作为划分学区的唯一原则。如果以学校为圆心画圆的办法划分,只会有重合和空白区。根据法律规定,划分施教区要把握四个原则:一保障适龄儿童在其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二根据当地的行政区划;三结合学校的布局;四考虑适龄儿童数量和分布。这四个原则是一个有机整体,划分施教区应充分考虑这四个原则,保障每个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其次,教育局作出的建邺区小学入学工作实施办法是依法制定,程序和内容都符合法律规定,请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被告的代理律师认为,按义务教育法规定,所有新建楼盘在完成合法手续后,都有权申请其楼盘内的居民义务教育学位,教育局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只能受理并给予划分,不存在把教育资源预留给“富人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