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风采】创新实干的女所长丁慧卿(图)

29.07.2016  15:35

 

我愿献身于崇高的司法行政事业,为实现自己的誓言而努力奋斗!?”2003年入职宣誓至今,13年的风雨历程,丁慧卿用创新、实干、担当践行了对司法行政事业许下的誓言。

丁慧卿,女,36岁,党员,现任扬中经济开发区司法所长。2003年7月,她通过公务员招考成为省女子戒毒所一名司法警察,5年的工作历练,磨炼了她坚韧不拔、不服输的性格。2008年10月,丁慧卿调回家乡工作,成为扬中市三茅街道司法所干事,同样从事司法行政工作,但职能、服务对象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她通过多学、多做、多请教、多交流,事事留心,不断增长业务知识和工作本领,自学通过资格考试,成为镇江首批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并通过心理矫治、心理辅导帮助一些恶习较深的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恶习,顺利回归社会,为此,她荣获首批“镇江市优秀心理矫治志愿者”。2011年2月,因工作出色被提拔为三茅街道司法所副所长。2015年6月起,担任扬中市开发区司法所所长,成为该市唯一的女司法所长。

她善创新。 她注重与相关部门合作,从民间挖掘了一批文艺创作爱好者,成立“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基地”,创作表演了众多“接地气、贴民心”的法治文艺节目,代表作锡剧《秋果飘香》荣获省“五星工程奖”表演艺术类金奖。多点开花建设“四个一”法治文化阵地体系,荣德商道法治经济文化体验馆和兴隆小学环保教育馆成为该市企业和学校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的标杆,受到镇江市委书记夏锦文的充分肯定。她以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为契机,以司法惠民服务站为载体,成立“德云村法治驿站”,开设法治专家特色门诊、法律援助、法治文化汇演等,将法治的触角延伸到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她利用现代传媒搭建起“访谈论法、讲堂释法、网站学法、微信议法”立体式法治宣传平台,收到群众的一致欢迎。此外,联合德云村组建成立“乡贤评事会”,充分发挥德治、善治的力量,有效凝聚化解矛盾纠纷、完善乡村治理的强大合力。

她重实干。 社区服刑人员老徐曾是工作稳定的公务人员,因一时的思想偏差触犯法律。在谈心谈话中,丁慧卿了解到,他筹备二手车交易市场屡屡遭挫,她主动联系主管部门,帮助老徐办齐了各类手续,使他重拾生活信心。在按规定动作组建发挥 “五老”志愿者队伍作用的同时,建立“三个一”工作体系,即“每周通一次电话、每月见面一次、每季度走访一次”,提高帮教活动的实效性。在管理社区服刑人员方面,创设司法行政的犯罪事实、社会关系、家庭状况、同案犯等相关情况“四知道”,入矫时、处分时、表扬时、家庭重大变故等情况“八必谈”。开展社区矫正反“台独”专题教育、预防通讯网络诈骗专题宣传、打架成本计算课、反家暴、国家安全、禁毒专题教育,做到“应时排课”,共组织教育12批180人次。扎实推进社区矫正“双严”整治,推行“一期专题,一次拓展、一场测试、一次交流”为主题的“四个一”的特色教育计划,最终圆满通过专项督查考核。在册管理的14名社区服刑人员大多数都已就业或自谋职业,无一因监管不到位而重新违法犯罪。

她敢担当。 她积极参加秸秆禁烧、防汛等政府中心工作,凌晨3点上江堤、彻夜在田间巡查、遇到矛盾纠纷从不推诿。1月18日临近春节,开发区发生一起非正常死亡纠纷。死者方某在卡车上协助吊机作业时,被突然滑落的钢结构钢梁砸到,当场死亡。因赔偿涉及企业老板、包工头、吊机老板三方,虽经多日协调,未果,随着春节日益临近,死者家属急于处理丧事,采取围堵市政府等过激行为。丁慧卿一方面批评教育死者家属,一方面以案释法的形式把相关政策法规说清、说透,要求各方作出让步,终于在多日的艰难协商下,2月3日晚22时许,当事人各方达成一致。担任司法所长一年来,她共接待来访群众205批657人次,受理各类矛盾纠纷99起,成功调解98起,调解成功率98.99%,全区未发生重大影响的恶性民转刑案件、群体性事件,有效地维护了该区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