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赠票让温暖一路随行

02.02.2016  09:27

  本报联办“情满旅途、温暖春运”公益活动

  

  领到免费车票,开心回家过年。

  由南京市交通局、南京市运管处联合本报开展的“情满旅途、温暖春运”免费赠票公益活动已完成前期登记工作,2月1日在本报领票点全面开始发放车票。昨天上午一上班,看着前来领票的民工、学子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将一张张车票拿走后脸上洋溢的笑容,记者深深地体会到,做这样的公益活动虽然很累,但是,很值。

  一听免费,他被“吓跑了

  在一家建筑工地打工、来宁已经超过3年的蔡师傅从朋友处听说了可以到报社“取票”的信息,昨天一大早就来到了记者的办公室,站在门口小声地问了句:“这里是不是可以‘买票’?到哪都行?”处于忙碌中的记者还没缓过神来,只是下意识地回了句“没有票卖,我们这里是免费领票的。”孰料,蔡师傅一听“免费领票”四个字后扭头就走。望着蔡师傅离去的背影,反应过来的记者立刻追出门外:“师傅,等一下,您是不是要买汽车票?

  蔡师傅说,他想买2月6号前往盱眙的票,之前几个去汽车站买票的工友都反映车站人多、票不好买,于是他只能起早来报社“买票”,不行的话再去汽车站。蔡师傅说自己被黄牛骗过,一听说免费他根本不相信,没上过几天学的他怕有“陷阱”。

  最终,在记者的耐心解释下,蔡师傅才终于明白了这是一项完全公益的活动,并随后进行了信息登记。一小时后,南京市运管处给出了回馈信息,蔡师傅到盱眙的票已经打出,他第二天就可以领到票了。

  病人出院,她也能安心回家了

  外来务工群体,因为工作需要,要等到2月6日才能踏上返程路,来自南京某医院的护工李阿姨就是其中一位。李阿姨是一名24小时护工,她们的工作性质是干一天活拿一天钱,平均一个月3600元左右的工资,李阿姨一大部分是要寄回安徽老家补贴家用的。平时苦点累点倒不怕,对于她们来说最怕的是接不到活干。

  “手上的这个病人已照顾了4个多月,有感情了,刚刚接到通知,病人要2月6日上午才能办完出院手续,到时候不知道能不能买到票。”李阿姨是通过本报的微信公众号了解到的活动信息,在微信上向记者反映了情况后,记者在第一时间联系了南京市运管处。“2月6日的票非常紧张,提前一天行不行?”当记者将运管处的回复转达给李阿姨后,李阿姨却表示:“算了,做我们这行的,不能丢下病人不管。

  深受感动的记者再次和南京市运管处取得了联系,并将李阿姨的情况做了详细说明。南京市运管处负责对接的工作人员听后非常热心和重视,最终通过购买目的地附近站点再进行转运的方式,帮助李阿姨实现了2月6日回到家的心愿。

  虽然辛苦,但是值了!

  截至发稿时,前来本报领票点领取车票的人数已经超过了40个,领票者中大部分为民工、学生和相对困难的外来务工人员。领到票后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没想到真的免费!

  1月29日上午是记者第一次前去南京市交通局运政稽查支队取票,因为地段相对偏远,一路上,记者公交转地铁再转公交,花了近一个半小时才找到地点。但记者领票的“坎坷”和“回家”相比,实在太微不足道了。负责接收信息并出票的运管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一天最多要核对几百条信息、出几百张票,任何一点瑕疵都会影响“回家”,所以这段时间他们也最为忙碌辛苦。

  不过,看见能够“回家”的笑容,一切的辛苦都不值得一提。一位成功领到票的民工兄弟表示,他不会用手机上网,也没有用过微信,免费领票的信息是从工友那里得知的。在南京务工的这些年里,他曾在春节里被社会人士慰问过、在民工市场找工作时被免费介绍过、现在春节回家又领到了免费车票,这让他觉得南京是一座充满爱心的城市。虽然在南京买不起房,但能够为南京的城市建设添一把力,自己也会觉得很荣幸。“过完年后还会来南京找工作,其他城市都不去了,在这里打工心里舒服。”听到这样的话,再想想最近为了公益的忙碌,记者顿时觉得,值了!江苏经济报记者 陈 宁

编辑: 刘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