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的江苏情缘:中新合作共建苏州工业园区

24.03.2015  11:33

  曾十次来江苏访问,陈焕友回忆李光耀首访江苏的幕后故事

  

  昨天,李光耀离世的消息引发国人关注。无论是苏州的工业园区还是南京的生态科技岛,都在或即将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产生影响。昨天,记者专访了原江苏省委书记陈焕友,请他回忆了李光耀首访江苏的幕后故事。

  首次来江苏,他最钟情苏州虎丘

  1992年9月下旬,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副总理王鼎昌应邀访问中国时,李光耀主动提出要到江苏的无锡、苏州看看,这也直接促成了时任江苏省省长陈焕友和李光耀的首次见面以及后来苏州工业园区的建成。

  陈焕友说,虽然这是两人的初次见面,但双方显然都是“有备而来”,“李先生1976年就已经到过无锡,所以这次故地重游,他坦言是想看看改革开放之后的无锡有哪些变化,而苏州距离无锡很近,也是一座著名的城市,正好放在一起参观考察了。”在太湖的游船上,在苏州的园林里,两人一边欣赏江南美景,一边热烈地讨论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一见如故,就像老朋友一样。

  在苏州的虎丘,李光耀得知这里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顿时十分感慨,并表示,苏州灵秀之地竟也有如此壮观的历史遗迹,江苏不愧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租用加长奔驰,抓紧一切时间交谈

  第一次来到江苏,李光耀迫切想要了解江苏的方方面面。而对于当时的省长陈焕友来说,他也很希望从这位新加坡的前总理那里,了解到他是怎样把新加坡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所以短短一天半的行程里,李光耀和陈焕友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交谈上。“我们白天谈、晚上谈,车上谈,船上也谈。”陈焕友说,为了能更好和对方交流,当时还特意从上海租用了一辆加长奔驰轿车,抓紧一切时间交谈。

  在考察期间,李光耀非常留意江苏的风土人情,也不停发问。“他问了很多江苏的情况,包括江苏的民风怎样,经济发展甚至还有人口情况。”陈焕友回忆说,最让他印象深刻的问题就是他询问江苏人民的开放意识。“我当时告诉他,我们江苏历史上就是一个很开放的地方。清朝时候,两江总督就在我们的南京、苏州等地设厂,后来还有很多的企业家到上海、香港和其他地方去办实业。”陈焕友说,当时他就向李光耀保证,在江苏投资,不仅能赚到钱,而且还保证他们能安全地赚钱。

  “和李光耀打比方,可以吵嘴但绝不离婚

  在李光耀首访江苏的告别宴会上,双方确定了今后合作的可能性。“我们双方对合作其实是非常重视的,可以说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陈焕友说,“我给他打了个比方,这就好比两个年轻人谈恋爱然后结婚了。他们可以有矛盾,可以吵嘴,但绝对不能离婚。”而这样真诚相待的态度,为今后江苏与新加坡的合作打下了深厚基础。

  记者从2009年的新华日报上看到,从1992年首访江苏开始,到2009年的十多年间,李光耀曾先后十次来江苏访问,足迹遍及南京、苏州、无锡等地。

  2004年,苏州工业园区迎来10周岁“生日”。当年6月8日到10日,李光耀专程前来参加苏州工业园区10周年庆典活动。李光耀说,苏州工业园区是中新双方满意的项目,为了这个项目双方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园区落户苏州一是符合中国发展的总体规划;二是因为苏州是一个极富文化底蕴的古老城市,是个“出状元”的地方。工业园区“青出于蓝”的成绩,充分证明了双方领导人的判断与决策是正确的。

  在2009年,苏州工业园区建成15年之际,李光耀再度来访。在会见省委、省政府领导时,他高度评价了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取得的成果。他说,15年前,中新两国决定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主要是看中江苏风景优美、教育水平高、人口素质好、发展潜能大。15年过去了,看到苏州工业园区严格按照科学规划发展,建成了一个美好的花园城市,感到非常高兴。江苏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希望双方在人才教育培训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更多地培养各个层次的高素质人才,为双方今后发展提供宝贵的人才支撑。记者黄欢黄敏

原标题:

编辑: 项贤军、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