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多地先行先试开发园区“去行政化”改革

22.05.2020  14:01

  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要求,推动有条件的开发区“去行政化”改革,进行整体性、系统性职能重构。记者日前获悉,南京、泰州近期先后出台相关改革指导意见,还有一些开发园区自发先行一步,启动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举措。

  据介绍,开发园区是江苏经济建设主战场、改革开放主阵地。然而,走过36年发展历程的开发园区,尚未在体制上作过大调整,不可避免地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省委编办工作人员前往6个省市学习考察,书面调研省内144家开发园区,并对其中28家进行实地走访,汇总比对组织架构、编制职数、政区关系、税收总额等30多项指标,发现开发园区发展中出现的“机构挂牌多、人浮于事、隐性负债加重、违约风险积聚”等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只有创新体制机制,使体制更顺、机制更活,开发园区的管理运行才能更加协同高效,开发园区才能具备更强的活力和发展动力。”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编办主任俞军说,“各地、各开发园区必须做好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布置的这道‘必答题’。

  南京市4月中旬出台《关于优化开发园区管理运行机制的若干指导意见》,在运行模式、职能机构、岗位管理、用人制度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去行政化”改革要求,随后派出4个督导组,深入22个开发园区,推动此项改革落地落实。5月20日,该市各区及22个开发园区的改革主方案全部出台,22个开发园区的人员竞岗方案全部完成。

  5月上旬,泰州市出台《关于深化开发园区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在开发园区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架构、精简高效的运营模式、充满活力的人事薪酬制度等改革任务,以“体制机制的硬改革推动开发园区的大发展”。改革既要系统谋划,也要突出重点,如推进“两集中三剥离”:人员和资源向招商一线、服务一线集中;非主营业务逐步剥离,向特色园区、专业园区转型发展;非产业化功能加快剥离,专注于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非必要办事机构坚决剥离,围绕经济管理和投资服务设置内设机构。

  作为此项改革的牵头部门,省委编办近日召开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工作视频座谈会议,部分开发园区交流了各自的改革思考、探索创新。

  苏州工业园区充分借鉴新加坡先进管理经验,具备相对成熟、较具特色的体制机制。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林小明介绍,园区将紧扣“高度产城融合”特征,结合全域自贸区建设,探索开发区体制、行政区职能、自贸区使命“三区融合”的发展新路径。目前,园区正在研究关于体制机制改革的一揽子措施,例如推动大部门制优化升级,在机构设置上统筹产、城、人需求,把更多的职能、资源、保障向开放、创新、发展领域聚焦。

  “‘去行政化’改革,关键是激活干部队伍。”南京江北新区党群工作部部长王安伟说。2017年底开始,南京江北新区实行全员聘用制,按需设岗、以岗选人、按岗聘用、以岗定薪,淡化人员的行政、事业等身份。与此同步,江北新区实施干部竞聘制度,干部所聘职务待遇等在两年聘期内有效。2019年11月新一轮竞聘后,区管干部中新聘任80后74人,硕士以上学历占40.3%,不再续聘30人。今年4月,南京江北新区公布干部“”的办法,将按照3%的比例动真碰硬刚性淘汰。

  泰州医药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组织部部长葛立网介绍,医药高新区正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包括科学制定功能园区权责清单,明确经济发展、投资服务、安全监管等主责主业,切实减轻园区不必要的非经济发展负担;组建功能园区开发集团,实行“党工委(管委会)+集团公司”管理模式,按照企业化搭建组织架构、推进运营管理;大力度精简园区机构人员,机构精简70%以上、人员精简40%以上。

  省委编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出台指导意见,明确改革方向,细化改革要求,发挥全省开发园区作为创新热土自带改革基因、充满创新勇气的特点,主动改、大胆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