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扎实做好夏粮质量调查 有效服务夏粮收购

25.05.2015  00:03

      为了掌握盐城市今年夏粮产量和质量情况,为夏粮收购工作提供基础信息,近期,根据省局统一部署,盐城市组织各县(市、区)粮食局有关人员,深入田间场头、农户家庭,对今年夏粮的种植面积、主要品种、产量、质量以及病虫害、农药施用等情况作了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夏粮生产情况

  cc据调查,今年盐城市夏粮呈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态势。全市夏粮种植面积696.8万亩,较去年增加1.8万亩;预计总产54.32亿斤,较去年增加1.12亿斤;单产780斤,较上年增加15斤。其中小麦面积574.9万亩,较去年增加4.9万亩;小麦总产45.4亿斤,较去年增加3.4亿斤;单产790斤,较去年增加18斤。油菜面积120.1万亩,较去年减少1.9万亩;单产398斤,较去年增加5斤;总产4.78亿斤,较去年减产0.02亿斤。预计全市小麦商品量达到40.1亿斤,较去年增加3.27亿斤。油菜籽3.28亿斤,  较去年减少0.02亿斤。预计小麦收购量38亿斤,较去年增加1亿斤。油菜籽收购量3.1亿斤,  较去年增加0.92亿斤。

      二、小麦品种及质量分析

      小麦种植品种:全市今年种植的小麦品种主要有:郑麦9023,淮麦系列,扬麦系列,西农,宁麦等。

      产量质量预测:今年全市小麦长势较好,呈现穗数增、穗粒数减、千粒重增特点。增产的原因一是秋播以密补迟,基本苗充足;二是越冬期少见暖冬,苗情转换快,“暖冬”积温足,利于苗情转化;三是冬春冻害发生轻,气象灾害性损失低;四是抽穗扬花期相对集中,赤霉病防治得力。根据目前前田间调查预测,小麦平均容重在768克/升左右,较上年略增。

      三、防治小麦病虫害的农药使用情况

      今年小麦病虫害特点是赤霉病防治及时有效,但是因气候原因小麦白粉病大发生。农业部门对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做到指导及时防治措施得力,未发生大面积小麦赤霉病危害。吸取已往经验,防治赤霉病掌握在小麦齐穗见花全面用好第一次药,隔5天再全面施用第二次药。对高感赤霉病的小麦品种、生育期偏迟的品种或灌浆初期遇高温高湿有利赤霉病发病的天气,及时施用第三次药。小麦病赤霉病用药:多酮,氰烯菌酯(国家采购下发),戊唑醇+多菌灵,咪酰胺+多菌灵。白粉病用药三唑酮+戊唑醇,赤霉病打药二遍,白粉病打药2~3遍,若两病同时防治,总共用药三次。因白粉病大发生,所以防该病用药比往年稍多。

      四、可能出现的问题

      1、白粉病大发生带来的后果。5月上旬温、湿度仍十分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和危害,因此可能会对小麦产量产生影响。

      2、小麦穗数过多,后期倒伏几率大。近年来由于品种更新、播期推迟等原因,近年来成穗数持续增高,今年达到39.5万穗/亩,后期如遭遇降水倒伏的几率加大。

      3、小麦早衰的风险加大。一是总叶片数减少。由于秋播严重偏迟,今年小麦的总叶片数平均比常年减少0.6叶左右。二是干热风的威胁。抽穗扬花期推迟,如后期干热风影响势必缩短灌浆时间,严重影响粒重,降低产量。

      今年如果小麦生长中后期气候适宜有利于小麦灌输浆成熟,麦场天气晴朗,属于正常丰收年景,全市小麦可望获得好收成。如果天气出现异常不利情况则还不能预测结果,有待进一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