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单亲妈妈”:丈夫成了“影子”

27.01.2015  14:11

近日,记者的一位朋友、“语言学习与教育国际工作坊”微信公号项目创始人王冬莹女士在自己的微信上贴出一篇文章,探讨了一下她对于“做父亲”这件事情的看法。文章提到了当下家庭中的一些现象:“男人要挣钱养家,无足够精力顾及孩子的生活点滴和教育,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是母亲的事;即使父母都是全职工作,照顾孩子还是母亲分内的事。”没想到她的很多朋友看后纷纷表示“中了枪”,她们告诉王冬莹:“我感觉自己就像个‘单亲妈妈’!

为了谁

有丈夫却“形同虚设”,不得不像单亲妈妈一样独自挑起养育儿女的重担,这样的女性被称为“假性单亲妈妈”。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撞上传统的家庭观念,让“假性单亲妈妈”不再是一个稀有群体。她们的丈夫有的工作很忙,很晚才回家,一天跟孩子说不到两句话,或者早出晚归,根本见不到孩子的面;有的周末会待在家里,但所做的事情仅限于吃饭、睡觉、看电视、玩电脑,两只眼睛很难聚焦在孩子或妻子的身上;更有甚者,连假日也要加班、应酬,只剩母子俩在家中相依为命。一年工作365天,这些在家中仿佛隐形了的丈夫们,就连跟同事相处聊天的时间都远远超过了陪妻子、孩子的时间。

有妈妈抱怨说,与真正的单亲妈妈相比,“假性单亲妈妈”除了户口本上还有“丈夫”这一页,家庭收入还有来自丈夫的贡献外,其他可以说都没什么差别。还有的妈妈形象地比喻说,丈夫们就像在家里挂了个号,然后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进出自由,只享受父亲的权利,而不履行父亲的义务。

当过妈妈的女性,亲身体验过其中的酸甜苦辣,无不感慨地将“母亲”这份工作定义为“一份零薪水、24小时工作制的艰难工作”。然而在这份艰难之中,“假性单亲妈妈”还要承受更不堪的现实:带孩子去公园,别人是一家人快乐游玩,母子俩却孤单相依;去超市采购,别人有丈夫当挑夫,自己却只能咬牙当苦力;孩子生病,不管刮风下雨落雪,都要想办法自己送医;就连想上个厕所,都得把孩子抱上膝……

更令她们内心积怨的是——这类丈夫的口头禅都一样:“你以为我喜欢这样吗?我还不是为了你,为了孩子,为了这个家?!

说起婚后经历,陈女士辛酸地直呼自己是“假性单亲妈妈”中的升级版。“我老公忙的时候两三个月才回来一次。现在孩子大点了,还能跟我做个伴儿。记得刚结婚那会儿,我几乎天天以泪洗面。怀孕那10个月,老公总共回来不到3次,就连我生孩子,也是我刚出院他就走了。

虽心有积怨,但“家庭主妇”这个身份始终是陈女士的“短板”,就连跟丈夫吵架都显得“气短”。一次她指责丈夫不干家务和带小孩,丈夫回了她一句“你能和我比吗”,气得她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由于没有工作,陈女士自觉“吃人嘴软”,有时只好默默忍受。而“默默忍耐往往只是让自己处于崩溃的边缘”,这导致她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就跟丈夫大吵大闹,“好像吵一吵才能让他知道自己的不容易。

何女士则一直对自己那完全符合“假性单亲妈妈”定义的母亲感到不公。她告诉记者,幼年时,由于父亲工作单位离家太远,每周只有3个晚上在家,而且还是不刮风不下雨不开会的前提下。这么多年来,一直是母亲在照顾她和弟弟,在整个成长过程中,他们“看不到爸爸”。何女士深深记得一次感冒发烧,母亲为照顾自己流了产,那时,“两个人都住在病房里,但爸爸却不在。

虽然父亲已经去世,但何女士知道,这么多年来母亲始终不能原谅父亲,因为这辈子他竟连一句“你辛苦了”的安慰话都没说过。她告诉记者,母亲心里的怨气,不仅仅是因为父亲对家务很少分担,更因为他连承认家务劳动价值的话都没有。正是这份不承认,真正伤透了何女士母亲的心。

观念差

旅居英国后王冬莹发现,中西方的传统观念有很多相似之处,这其中就包括“男主外,女主内”,但针对国内“女人都有事业,回家还要做家务”的现状,她认为,“应该根据当下的现实多探讨一下男人的角色问题。养了孩子以后,很多传统观念就应该打破。

这种看法不无道理。“家务劳动不管是从经济学角度还是大众认知上都是一种付出型的劳动,这得到了社会的公认。但许多人骨子里仍然不平等地评价女性做家务、照顾子女的付出。”王冬莹告诉记者,自己没有孩子前也觉得当家庭主妇是不想有追求的表现,但亲身体会后她发现没那么简单,“考验的是我的精力、体力和创造力。”她认为,家庭观念和角色应根据时代的发展而更新。

当下,一些传统观念已经被留在了过去。“现在的女性积极追求进步,如果一个男人没有跟上时代,觉得女性还可以被束缚,那他就落后了。”王冬莹说。

注意到这一点的不止王冬莹一人。红枫妇女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心理专家刘凤琴发现,受国家独生子女政策、社会结构变化、经济发展等各种因素影响,促使家长对女孩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期待变高。但对男孩来说,由于父亲的普遍缺位,造成男孩在家庭中过度依赖妈妈,而一些非常能干的妈妈也习惯性地替代孩子做决定,这种长期跟母亲紧密的关系导致男孩始终处于被照顾的位置,不用承担责任。走进婚姻后,再次进入家庭的男性自然而然地又回到了那种跟妈妈相处的关系模式。因此,  “大部分家庭的‘隐形丈夫’人格都不成熟、健康,他们心理年龄很小,还跟个孩子似的。”很多“假性单亲妈妈”由此痛苦呻吟:“我怎么养了两个孩子?!

令刘凤琴“奇怪”的是,虽然大多数男性嚷嚷着自己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家庭,但“大多数‘隐形丈夫’在外工作也不是特别能干,或很有成就。

曾有男性跟刘凤琴抱怨:“能不能别老鼓励女性自强自立?在单位受女领导管,回家老婆的态度也不温柔,我都快烦死了!

你说你到处受管,好像现在女人地位挺高。那你有没有想过,现在女性实际正在被男性实施另一种剥削?!”刘凤琴反问道:“如果你妻子不工作,你来养家,你行吗?

该男性摇头:“不行,我养不了家。

女性要工作,回家还得干家务,你还想让她温柔,温柔得了吗?!”刘凤琴强烈指出:“上得了厅堂,还得下得了厨房,还要照顾孩子,女人承受着多重的压力啊,很多男性还不买账!

在当今日本社会,虽然结婚前男女交往提倡AA制,然而一旦结了婚,男人工作养活全家,女人做家庭主妇带孩子,这是众多人心中的理想状态。在日本某网站2013年关于最想从事职业的调查中,家庭主妇竟然名列第一。

然而一个耐人寻味的现实是:日本近年来男性退休后,妻子提出离婚申请的比例大幅上升,高龄离婚的比例增加。这被视为家庭主妇在照顾家庭的压力消除后的解脱与释放。

找平衡

心理学家认为,在一个健康的家庭中,夫妻关系应始终是最核心的,并要高于亲子关系。“对妻子没有爱与关心,就不是一个好丈夫。”在王冬莹看来,“做好父亲与做好丈夫这两个角色紧密相关、不可分割。

也正因此,当女性认为自己成了“假性单亲妈妈”时,就需要考虑:夫妻感情是不是出现了问题?

在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婚姻家庭研究与治疗中心专家咨询师夏翠翠的咨询案例中,反映出不少这类家庭问题,而因不平衡的家庭管理模式所导致的离婚诉求也在不断发生。在夏翠翠看来,“隐形丈夫”“隐形爸爸”现象并不一定会直接导致“假性单亲妈妈”,而导致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夫妻关系发生了问题。“爸爸在外工作时间长,还是会投入有限的时间参与养育子女,给予有限的支持;但如果夫妻关系不好的话,这个支持就变得无处体现。

单亲家庭对子女的消极影响可以预见,那么“假性单亲家庭”对子女的消极影响也就不言而喻了。

一项针对北京3岁~6岁幼儿父亲的调查发现:80%的父亲认为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与孩子交往。一半以上的家庭存在着在子女教育中父亲“缺位”的情况,母亲是子女教育的绝对主角。

而中日韩美四国的研究者发现:即使是在正常家庭里,父亲也已经远离孩子。中国高中生将父亲选作第六倾诉对象,排在同性朋友、母亲、异性朋友、兄弟姐妹、网友之后,其他三国的高中生也仅将父亲视为第五倾诉对象。

对此,管理心理学家鞠强直言,“在原始社会中,父亲会带孩子出门打猎,孩子被父亲带着去探索世界。而现在却完全不是这样,父亲没能成为家庭的重要角色,而是在家庭关系中成为一个影子式的父亲。对妻子和孩子而言,丈夫和父亲缺席了;对男性而言,家庭甚至沦为了旅馆。

在刘凤琴看来,孩子跟父母的关系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应呈基本平衡的状态。母子关系较近,而父子关系、夫妻关系疏远,会影响孩子未来跟异性的关系。在孩子成年后确实会自然而然地“遗传”父亲对家庭的态度。

鞠强曾犀利指出:“一个男人如果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上,那么他无法去面对一个核心的主题,即如何面对自己的情感,如何面对自己的脆弱,怎么与一个女人相处,而不是像躲避妈妈的小男孩一样地生活。

从这点来说,“成长”就成了一个被长久忽视的重要命题。

社会对男性的评判标准是成功、是结果,但特别不强调男性在家庭中应履行的责任义务,忽视了这方面的成长,这本身就是大问题。”刘凤琴指出,“每个人都要均衡发展,每个人肩上都挑着一副担子,一头是工作,一头是家庭,两者达不到平衡,人就难以走稳。

刘凤琴发现,“真正成功的男人都是两方面兼备的。工作中不但有能力,还有共情的本领,特别能理解自己的伴侣,这样的男性很容易事业发展、生活幸福。”而“当男性片面追求阳刚性格,这会使得男性易折,不会向内、向家庭寻求心灵和精神上的补充与支持。”由此她建议,“倡导一种中性气质,男性除了阳刚,也应该有温柔的一面。

一次,王冬莹带女儿到英国一家儿童中心参加活动,活动中她意外地发现,在众多妈妈、老人的身影中,一位陪伴女儿的爸爸显得格外突出。聊天中那位父亲坦然地告诉她:自己之所以出现在这里,是因为妻子忙于工作。对这样的丈夫和爸爸,王冬莹十分佩服:“99.9%的男性都不会为了孩子放弃事业,但如果一个男性能够在短期内放弃事业照顾孩子和家庭,这种男性的适应性和决断力一定非常强,这种短期的放弃对他来说一定不是难事。

不管怎么说,世界由男性和女性共同组成,两性的磨合是永恒话题。当“隐性父亲”意识不到自己的缺位时,夏翠翠建议妈妈们,要积极引导和创造空间。

在刘凤琴看来,要那些“隐形丈夫”放弃被照顾的“舒适轻松”生活,这是个难题,需要男性在面对责任时多做一些努力和改变。而女性要学会把男性带进生活,这需要耐心,更需要了解男性的心理需要,重新帮他找回丈夫的位置。

从情感特点来说,女性需要被关注,男性则需要被肯定。那么,对于尤其那些能干的女性,刘凤琴建议,要学会降低标准,面对男性在家务面前的笨手笨脚,不能着急、指责和批评。“创造机会,不吝鼓励,这需要女人有点智慧。

专家析评

父爱缺失  孩子遭殃

父亲地位的衰颓似乎成了现代工业化社会一个典型现象。美国报刊曾发表过一个统计数字:从1960年到1990年这30年间,不能与亲生父亲住在一起的儿童比例从17%上升了两倍多,达到36%。到上世纪末,估计有60%的美国儿童在睡觉前无法跟自己的父亲道晚安。

再看看我国的情况。近30年来离婚率的持续攀升,使得孤儿寡母的队伍日益壮大;从农村涌向城市的“民工潮”,又留下了一批母亲和孩子,加之部分女性非婚生育,孩子父爱难保。

没有人预测过这种趋势的后果,这一问题也没有得到广泛的讨论。但是父亲角色在家庭中缺失,的确已成为一类社会问题的潜在原因,包括青少年刑事犯罪、婚前性行为、少女怀孕堕胎;儿童心理孤寂、厌学、抽烟饮酒等。

历史上曾有一个时期,“无父状态”远比现今更为常见。但过去“无父”是因父亲早逝,而不是因为离婚、外出打工或婚外私生。今天,“无父亲”的儿童,其生父大都健在,也多半可以尽力肩负作为父亲的责任。谁曾料到会有这么多男子选择离开自己的儿女?

国外社会科学界曾有一项极为令人震惊的发现,那就是现今儿童们所遭遇的失去父亲的方式,其后果比从前因死亡而丧失父亲关照的情况要严重得多。从各方面看,一个离婚后从未再婚的母亲,其子女比丧偶母亲的子女们的平均成就要低得多。由此可见,离婚取代死亡而成为儿童失去父亲的主要原因,造成了儿童成长过程中极为重大的挫折。

直至19世纪60年代,死亡率的下降和离婚率的上升还大致持平。1900年,全美单亲家庭的儿童占全部儿童数量的8.5%,而这一数字到1960年已增至9.1%。

从理论上讲,离婚并不意味父亲与孩子失去联系,但实际上情况往往与理论假设相反。我本人在1990年至1995年曾对北京市120对离婚夫妻做过一项调查,发现85%的孩子由母亲抚养,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孩子5年后失去与父亲的联系,只有16%的孩子每月能见上父亲一次。

无论从历史还是从文化的角度分析,父亲都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这并不只是因为他们提供了精子。核心家庭,即由母亲、父亲和孩子组成的家庭,在我国是最为普遍的家庭形式。然而,男人对于做父亲,有着普遍的困惑。世人都认为,母亲生育、养育和教育孩子是天经地义的,而男人只要挣钱养家就可以了;即使男人不是挣钱养家的主力,他也未必在孩子身上下工夫。

从生理上讲,男人并不能像女人那样与生俱来地承担起对孩子的责任。进化逻辑可以清楚地解释其中的原因:由于女人一生只能生育有限数量的孩子,所以她们非常愿意精心照料孩子;而男人却可以有许多孩子,所以就不那么珍惜孩子;从文化的角度说,男人的性行为不曾受规范约束,因而可以是非常随便的。父亲这个头衔得来较容易,所以其家庭观念也就淡薄些。

但这并不是说父亲的职责与男性的本性相悖。恰恰相反,进化论学者告诉我们,父亲潜能的发挥以及男性对养育子女的投入——这种特点不同于普通的亲情,是人类所拥有的强大承传优势的源泉。

正是因为认识到父亲在履行职责方面存在问题,人类文明才会要求男人投入到培育子女的职责中来。当然,婚姻这一机制就是实现人类文明理想的首要途径。

社会学者们多年来的研究发现,在父母是否应该共同养育子女这一问题上,人们的观点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也就是说,认为父亲和母亲组成的完整家庭共同养育孩子肯定比单亲要好。当然,有时具体情况会十分复杂:如果双亲家庭的父母实际上起不到父母的作用,那么孩子也会受到殃及;孩子也可以从单亲家庭的环境中得到良好的成长,如果他们的父亲或母亲能够真心关爱他们。但这样的例外并不能否定普遍规律。

国外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与孩子接触的各个方面,父亲和母亲所做的事情总是略有不同。父亲的做法——他们特有的父爱不仅是对母亲养育的最好补充,而且是以男人独有的重要素质去获得养育子女的最佳效果。

例如,在孩子做游戏时,父亲的角色显而易见。从孩子出世到青春期,父亲都更注重让孩子玩游戏,而不是注重照顾。父亲怎样带孩子玩,对孩子来说具有不一般的意义,因为做游戏可以在身体上和心理上对孩子发生积极影响。对于大一点的孩子,要多带他们参加体育活动和团队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检验他们应对挑战的体能和智能。

母亲同样喜欢陪孩子玩,但玩的内容却不同。母亲的行为更多地靠近孩子们的水平,因为她们总喜欢由孩子来决定玩什么,让孩子当游戏的领导,每每跟着孩子的指挥棒转。在游戏及其他方面,父亲喜欢培养孩子的竞争能力和挑战勇气,以及首创、冒险和独立精神。而母亲呢,她照顾孩子时更注重情感平和及人身安全。一个成熟的有能力的成年人有几种通常对立的愿望:一方面希望合群,或者参与感和关切感;另一方面又希望自主、独立、个性和自我实现。父母培育特点应该相辅相成,否则下一代的个性就会弱化、不丰满,人的潜能就不能充分发挥。

婚姻作为一种强有力的社会机制,必须得到振兴。对父亲职责的重新定义既不应忽视传统模式,也不应忽视现代社会的那些独特因素,还应考虑妇女的新型角色以及男人为抚养孩子而贡献的那些特殊素质。

如今,我国少年法庭审判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表明,盗窃、暴力、强奸、吸毒、抢劫等少年犯通常来自父爱缺失的家庭,而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种看法。当然,有父亲在身边并不能确保孩子不会犯罪,但父亲尽责至少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手段。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