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尽200多万积蓄 85岁老教授资助260名贫困学子

16.12.2016  16:06

  方敬老人倾尽一生的积蓄,23年里帮助家乡260名贫困学子从沿海小渔村走进高等学府

  从1978年开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方敬每年都要从上海回到家乡——江苏连云港赣榆区宋庄镇,拿出自己的工资,资助当地贫困学生读书。在他的帮扶下,到1986年,这里终于走出了第一个大学生。1993年,方敬在家乡宋庄中学正式设立了以自己恩师名字命名的“景清奖学基金”。23年过去了,如今已85岁的方敬倾尽自己200余万的积蓄,资助了家乡260余名寒门学子从沿海的小渔村,走进全国的高等学府。

   他退休后离开上海

   回到苏北渔村老家

  连云港赣榆区宋庄镇原镇政府旁,有一座名叫“景清书苑”的平房小院,当地的书法爱好者和学生都以进入小院、跟着小院的主人学习为荣。小院的主人名叫方敬,是上海的知名教授和海派的书法名家,今年已经85岁高龄。

  小院不大,只有两间平房,一间卧室,一间客厅。客厅几乎被书桌和书柜占满了,方敬就在这里带学生写字。

  这个院子,是方敬1998年盖的。那年,方敬退休六七年,住在上海的他,做出了一个让家人无法理解的决定——回到父辈出生的地方。他的目的只有一个:资助更多贫寒学子。

  方敬的生活谈不上富裕,这辈子,他只是一名平凡的教书匠。1949年7月走上讲台,从小学、中学、大学到研究所,一直教到退休。“讲课费不低,我就都存了起来。”老人说。这笔钱怎么用?方敬早有打算,那就是拿到农村去花,花到贫困学生身上。“这点钱在上海值不了什么,可是拿到农村就不一样了。

  不忍看到有才的寒门学子被埋没,老人从1993年做出捐资助学的决定,至今已连续捐了23年。前后加起来,资助总金额已经超过2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