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保障第一要务江苏检察新常态下新作为

14.01.2016  11:24

  刚刚过去的2015年,我国经济步入了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常态。这对江苏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江苏检察机关这一年如何作为?有何作为?

  “切实强化使命担当,切实加强工作研究和思路谋划,始终把服务和保障第一要务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主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服务新常态,从而进一步找准了检察工作服务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努力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了新的贡献。”2015年12月31日,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蒋宏坤带领常委会委员视察省检察院时,这样评价检察机关一年来取得的成效。

  护航国家战略

  做服务第一要务的助力者

  走进连云港港口,一尊锚锭雕塑的底座上,醒目地标注着“新亚欧大陆桥东端起点”。

  2015年4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将连云港市确定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东方起点。5月,省委、省政府将连云港市确定为全省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核心区和战略先导区。

  省检察院迅速出台《意见》,指导全省检察机关护航国家战略在江苏的落地实施。

  2015年11月6日,连云港庙岭港区中哈(连云港)物流园区内,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派忙碌火热的建设场景。

  物流园区由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上海共同启动,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首个实体平台。

  “工程尚未动土施工,检察院的预防工作却已经做到了前面。”物流园管委会副主任陈光平赞叹。

  检察机关跟进的不止这一项工程。针对全市计划启动和续建的500个重大项目,投资计划达1250亿元,连云港检察院详细制定了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重大项目具体责任分工表,选取了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中哈物流基地、连云港市新机场、港口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等10个重大项目,推进重大项目预防、强化投资和金融安全保障、资源环境保护、行政检察监督等司法服务。

  连云港检察院的“贴身紧盯”是全省检察机关服务发展的一个生动例证。在做好服务保障的同时,全省检察机关立足司法办案,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宏观布局,依法查办发生在“一带一路”以及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发展、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等重大经济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各类犯罪案件。

  2015年初,南京浦口区发生了一起非法吸收公共存款2亿元的“假银行”案件,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浦口检察院积极取证,严格办案,依法维护了社会安定,案件报告被省委简报转发。)

  浦口区检察院地处国家级江北新区,正值新区创始期,保障一方平安是检察机关的本职。针对地区传销犯罪上升的问题,检察院加大打击力度,办理非法传销案件68件287人,成功批捕、起诉了涉及万余人的特大非法传销案。在严查危害经济秩序犯罪的同时,检察院还办理了胜兰制衣公司拒不支付580余名职工劳动报酬案,既维护了全体职工的合法利益,又避免了“倒闭一家企业、下岗一批工人”。

  精准扶贫是中央制定的重大战略。江苏检察机关也从不缺席。

  位于泗阳县境内的成子湖周边地区是江苏省六大扶贫开发重点片区之一。近年来成子湖水域非法捕捞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少贫困渔民在禁渔期内非法捕鱼而触犯刑律,仅2011年至2013年的3年间,就办理了成子湖水域非法捕捞案件26件60人。

  针对此现象,泗阳县检察院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报送风险研判报告,提出解决禁渔期贫困渔民生活保障、推行“渔民上岸工程”、加强禁渔法律宣传等三项建议。

  市委、市政府对风险研判报告非常重视,专题会议研究会办成子湖水域渔民上岸工程,出台了在封湖禁渔期间对成子湖水域专业渔民给予专项生活补贴、加快推行渔民上岸安居工程和渔港建设项目、加强渔民转产转业指导和技能培训等三项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