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852台烘干机昼夜服务 保证“晒粮”工作

18.11.2016  05:03

  “白天抢收,晚上烘干,次日就能出售,尽管今年天气不给力,但有了烘干机,我们也不用再完全看天吃饭。”来自安徽宣城、在溧阳市大溪村承包土地的魏建军,今年种了300亩水稻。7日傍晚,他冒雨来到溧阳市松林农机专业合作社,将刚抢收上来的水稻运来烘干。在那里,含水量远超国家入库标准的粮食,以每吨100元的价格,一夜间可全部烘干,不需再晾晒就能直接拉到粮库卖掉。

  当天晚上8点,记者来到位于溧阳市南渡镇张家村的松林农机专业合作社。外面下着大雨,但烘干厂房里却一片繁忙,10台粮食烘干机都在开足马力运行,工人和农户们正合力抢烘水稻。“我们合作社从10月18日开始烘干业务,到现在,大约已烘干水稻2000多吨,11月份基本就是机器全部开动,24小时不停运转,每天的烘干量都在150吨左右。”合作社负责人王林松告诉记者,今年秋收遇上持续阴雨,收割周期延长,水稻的含水量也较大,周边大户们也没办法用大晒场晒粮,都运过来进行烘干。

  “像今年这种天气,要是没有烘干机,我们真是不知该怎么办了。”对于农机装备助力传统“晒粮”方式的转变,魏建军赞不绝口,“我们是种粮大户,现在用机械收割,一天能收上万斤稻谷,遇上长时间的阴雨天气,稻谷得不到及时晾晒就会发霉,没有烘干机,收上来也没用。

  记者从溧阳市农机推广站获悉,近年来,受天气及购机补贴政策优惠等因素影响,溧阳市粮食烘干设备保有量呈爆发式增长,已基本达到省政府“500亩左右粮田配一台烘干机”要求。全市烘干机保有量从2014年的423台迅速增加到目前的852台,全市日烘干能力达120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