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八年前侵华日军轰炸溧水“受害老人”口述被公证

28.11.2015  23:16

  

  

  溧水大轰炸纪念仪式现场。

  

  现场史料发布。

  大学生地方志志愿者,驻溧水部队官兵和溧水区中小学生代表200多人参加了纪念活动。

  新华报业网讯  11月28日上午,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南京晓庄学院和溧水区人民政府联合在“侵华日军轰炸溧水遇难同胞纪念碑”前广场举办了溧水大轰炸七十八周年遇难同胞悼念仪式暨史料发布,两百多人参加了现场的纪念活动。

  据了解,1937年11月29日的溧水大轰炸惨案,是抗战时期江苏省范围内遇难同胞最多的单次空袭惨案。今年清明节以来,南京晓庄学院的大学生地方志志愿者在南京市和溧水区两级方志办指导下,进行了溧水大轰炸幸存者普查工作。在此基础上,溧水区志办组织人手对大学生志愿者确定的幸存者进行甄别,对幸存者的口述材料进行核对并整理,并由溧水区公证处对幸存者证言进行了公证。

  在昨天的悼念仪式上,方志办的研究人员现场宣布:这一次覆盖式的普查共寻访到亲眼见证溧水大轰炸的老人四十余位,其中有约三十位老人,七十八年前是在轰炸的核心区域里,在轰炸之中侥幸生还。通过近期的甄别工作,十五位受害最深的老人的口述证言已被公证。“这些经过公证有法律意义的证词已成为控诉侵华日军暴行的一份份铁证。”而记者也在现场了解到,通过多次寻访,南航金城学院大学生志愿者依据日军航空兵的战斗详报以及三份地图,最后确定了当年大轰炸的落弹位置,“我们24名志愿者,沿着护城河,大概走了半个小时,最终确定了当年从开始轰炸到结束位置的一条轰炸带。”南航金城学院志愿者王赛说。

  仪式上,方志办研究人员还介绍了今年最新发现的历史证据:1937年11月29日溧水大轰炸当天形成的五份历史文献。分别是日军海军航空兵三支部队轰炸溧水之后发出的作战电报,以及当时的中方“中央通讯社”第一时间就日军轰炸溧水发出的新闻电讯。“溧水大轰炸惨案发生后第一时间的多份历史记录,共同组成了侵华日军对溧水平民犯下罪行的铁证,与经过公证的幸存者口述证言互为印证,充分揭露了侵华日军七十八年前对溧水人民犯下的罪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顾问、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经盛鸿说。

  记者 黄欢

编辑: 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