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依托互联网创新城市地震应急演练新模式

13.06.2016  15:58
        南京市依托互联网创新城市地震应急演练新模式,构建基于互联网城市地震应急演练平台,目前已形成“三级(市、区、街道)、四类(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重大活动)”地震应急预案管理体系。城市地震应急演练平台由南京市地震监测预警中心与南京协同软件有限公司联合开发,项目获2015年度智慧江苏建设重点示范工程,主要应用于地震应急安全和抢险救灾领域。城市地震应急演练平台是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网络演练及培训平台,提供从单项演练到综合演练等多种形式的演练。平台的建成为南京这样的大中型城市开展地震应急演练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形式,使地震应急演练组织工作上了新台阶。一是有效融合了实战演练和普通桌面推演两种模式,根据脚本的设置,依托互联网即可单一开展地震应急救援决策模拟演练,也可以开展综合应急指挥处置工作演练,最大化的检验各部门地震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二是基于互联网络开展地震应急演练,突破过去场地、空间、部门的限制,各参演单位可在网上协同参演,仿真训练;而且可以进行实时互动交流,不需要场地也不需要参演人员集中,只需要在本单位的电脑上根据脚本设计要求按时登陆演练系统签到,便可开始参与演练。三是将市、区、部门和重点部位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融为一体,设置演练脚本基础,并可最大限度地设置演练参数,进行演练设计,不断进行检验和更新,丰富和充实地震应急预案数据库,并在演练脚本的制作和演练过程中提供数据支持,解决了普通桌面推演的低效率、无现实感的短板。四是解决了实战演练高成本、协调难、工作程序繁琐等问题,同时不受场地和空间的影响,大大节约演练成本。五是利用开放平台,不仅可以综合多部门之间开展演练,也可以单一部门针对某项具体的工作开展演练;不仅可以市一级部门开展演练,也可以授权开放权限给区级演练;不仅可以广泛应用于城市地震应急演练,还可以跨领域、跨地域地广泛应用,具有较大的推广和应用前景。目前南京市依托应急演练平台,已多次开展地震应急演练。2015年5月组织南京市防震减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辖区科技局、地震办负责人及生命线工程等企事业单位相关人员,开展了全市大中城市地震应急救援桌面演练,贴近抗震救灾指挥部对地震应急救援的指挥和处置实际状况,获得参演单位的一致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