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工业是主战场 企业是主力军

09.03.2016  12:0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针对新常态下经济运行出现的新问题,在适度扩大内需的同时,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宏观调控战略方针的正确抉择。供给侧指的是实体经济,工业是主战场,企业是主力军,要发挥主体作用。
   一、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形势、新常态下的主动选择和必然要求
  (一)改革发展的实践使我们对经济客观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回顾改革开放初期,打开国门,走向国际,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加工贸易”等经营模式取得了成功。进出口贸易大幅增加,尤其在2005~2007年外贸依存度高达60%,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10%~15%。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袭来,首先是出口受阻大幅下滑,接着影响到装备制造、原材料行业,由下游到上游,由沿海到内地,价格、产量跳水式跌落。
  现实使我们认识到,经济发展不能过多依赖国际市场,发展经济要以扩大内需为主。首先是投资拉动,连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达25%~30%,刺激经济回升效果明显,但也造成了产能过剩、债台高筑、效率下降、结构性矛盾加剧,如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材料80%要依赖进口。其次是消费拉动,采取一系列鼓励消费政策扩大国内市场,增加收入提高购买力等也取得明显成效。但随着时代进步、需求结构升级,产品满足不了消费者,不仅问题多发,而且出现了境外采购的热潮。
  (二)总结经验,适应变化,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下功夫
          实践证明,投资拉动要控制总量、合理增长、注重效率、防范风险;消费拉动要注重质量、品种、绿色、品牌、时尚以及用户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在增速放缓、利润下降、出口低迷、低端过剩供大于求、高端不足供不应求的矛盾状况下,低水平供需平衡要向高水平跃升。在继续扩大内需的同时,更要把注意力转向改善供给、提高质量和效能。也就是通过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创造需求、拉动消费,改善结构、提高效益,增强供给的综合实力。加强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是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
  当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应分类摸清情况、采取对策。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只增加1%,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创85.97元新高,(2013年为85.26元,2014年为85.64元),主营业务利润率为5.57%新低,(2010年以来分别为7.6%、7.3%、6.1%、6.1%、5.9%),利润下降1.9%,亏损面14.5%。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分化明显。
  从企业看,大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增幅只有3.2%,主营业务收入下降3.3%,实现利润降低13.5%。其中国有和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状况更差,据统计2015年利润减少23%,亏损面高达33.5%。大型工业企业一般产业结构偏重,能源、原材料及重型设备制造为多;人工成本社会负担较重;低效资产较多以及存在体制机制等问题。建议研究供给侧改革,在继续关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同时,也要重视大型工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症结所在。
   二、支持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支持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动力转换,提升供给侧综合效能
  (一)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推进转型升级
          经过60多年的积累我国已具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当前,由于经济形势变化和自身存在问题的长期积淀,一些传统产业遇到了较大困难。经济能不能稳得住,当下主要取决于现有企业和产业能不能修复动力。要通过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盘活巨大存量资产,仍然是创造财富、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技术改造是以内涵为主的发展方式,技术新、投资省、工期短、见效快、效益好,许多行业尤其国有企业都有成功的经验。以石油化工行业为例,技术改造采用先进实用新技术,投资一般比新建节省三分之一,工期缩短一半。根据工信部统计的2009年至2015年全国技术改造数据,大体上中央财政每提供1亿元可拉动投资近20亿元,改造项目投用后新增工业产值约30亿元,利润约3.1亿元。据此测算,“增量资本产出率”即增加单位GDP需要的增量资本,技术改造大约是2.4,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约为6。再如销售利润率,改造项目约为10%,而如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到6%。
  技术改造全面提升了技术经济指标,不仅拉动了需求,更提升了供给侧的综合效能。加快技术改造,需要企业、政府、社会共同努力。企业要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技术改造新水准,创造生产营销的新方式、新业态。政府要给予政策支持和投资引导,金融要通过银行信贷和各类资本市场予以资金支持,产学研用相结合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二)积极培育、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促进新旧动力加快转换
  在整个工业利润负增长的情况下,高技术产业利润增速达到约8.9%,这两年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增幅比工业增加值的增幅始终高约5个百分点。如航天航空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信息通信设备高端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等,产量增长迅速,显示了蓬勃活力。但高技术产业目前在整个工业增加值里占比只有11.8%,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不足8%。新产业的增长,还远不能弥补传统产业掉下来的那一块,估计整个“十三五”都是转换期。因此,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必须要再加快,扩大占比。
  加快培育积极发展新兴产业。第一,必须着重于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创新研发、协力攻关,尤其要重视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没有新技术,就没有新兴产业。国家十七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十三五”都要突破,并着手启动2030年的重大科技项目。第二,要加强合理规划,全国要有,地区行业也要有。各地要从资源、环境、市场和产业基础出发,选准优势产业、主导产业,尤其注重差别化发展,不能什么都搞,以免造成新一轮重复建设。第三,要依托现有的工业体系,它为新兴产业提供了技术、装备、人才、品牌和市场,二者可以互相促进,融合发展。第四,要注重生产性服务业的配套、服务和支撑功能,制造业向上下游扩展延伸,积极发展科技咨询、工业设计、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网络化社会化现代服务,构建完善的供应链和销售网。
  (三)在加快供给侧动力转换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重组实现供给侧新旧动力转换,有效投资是重要手段之一。
  国有企业要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重点产业布局,优化投资方向。处在不同领域行业的国有企业按照商业性、公益性等不同的功能定位,对存量资本要优化提质增效,更多投入技术升级、绿色改造,对增量资本要投向先导性、前瞻性、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在资本运作方面,通过清理退出、重组整合、兼并收购、减持出让、增资扩股等方式,吸收非公资本,提升核心竞争力,进而增强国有经济整体功能和效率。这就要进一步扩大自主权,完善国有资本的运作机制,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投资主体,政府不要主导项目决策。
   三、认真落实“五大任务”是企业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最实际、最有效的途径
  中央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切中了要害、抓住了实质,宏观和微观层面都要认真贯彻。企业是微观基础,工业企业首先要具体落实。
  “去产能”在多年的基础上,要抓住重点难点,钢铁、煤炭是重中之重。对那些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产品无销路、改造无望,资不抵债、甚至依赖贷款补贴过日子的所谓“僵尸企业”,要下决心采取经济、技术和法律的手段清出市场。由于民营企业多已适应了市场优胜劣汰,该项行动主要发生在国有企业。执行中要把握节奏,安置好下岗职工,处理好资产和呆坏账。为此,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钢铁、煤炭这两个行业的指导意见,并给予了政策支持。
  “去库存”不仅是对房地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15年末产成品库存增加4.6%,应收账款增加7.8%,远高于主营业务收入1%的增幅,2015年产销率97.6%,下降0.2%。企业去库存、回货款、畅通资金链的任务也十分繁重。一些国有企业还承担着保供给、保稳定的责任,需要一定的产品或原料储备,也要精打细算、加快周转、提高效率。
  “去杠杆”工业企业要降低过高的负债率。虽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56%尚属正常,但部分行业、不少企业超高甚至资不抵债。一些国有企业由于历史原因,资本金不足,负债较重,更要努力减债增资。发展直接融资,防范财务风险既是经营方针,也是当务之急。
  “降成本”更是当前的突出问题。减轻税费,降低财务、物流、物化、工程等成本,控制人工成本,减少管理费、销售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当然需要政府改革、政策支持,尤其是税费改革、制度性改革,同时需要企业自身努力。要澄清认识误区,降本增效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执行中要防止为追求低成本而损害质量、节能、环保、安全,要遵守企业会计准则,防止违规行为。一些国有企业办社会负担沉重,更要加快剥离,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推向市场;发展服务外包,降低主营业务成本。要厘清企业社会责任,合理界定,减轻负担。
  “补短板”,企业要与国际同行对标达标,要分析找准全流程中的瓶颈和短板。通过技术创新、改造优化、“两化融合”,消除瓶颈、补齐短板,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施中,要注意防止假借补短板变相盲目扩能。
  全面分析各类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运营状况,部分企业存在不少问题,有些甚至比较严重或相当突出。通过深入开展上述行动,力求调整和改善企业的产业结构、资本构成、运营效率。企业是市场主体、投资主体,自查问题不回避,面对困难不退缩,坚决整改不犹豫。政府部门要转变职能、转换机制,给予政策支持和正确导向,国资机构要以管资本为主,健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推进混合所有制健康发展,引导企业自我深刻变革,真正在供给侧改革中成为市场主体。 (李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