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让父母进入你的“朋友圈”吗 七成90后不愿

18.08.2015  17:49

  中国江苏网8月18日讯“我是夜猫子,平常睡得挺晚,老人家看到我熬夜玩手机,第二天还要起床上班,肯定会唠叨。”市民许小姐虽然通过妈妈的好友验证,但深思熟虑后又把妈妈屏蔽了。

  像许小姐这样屏蔽父母的市民不在少数,多半出于善意,既不希望父母过多担心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也不想看到父母常发的心灵鸡汤。

  父母和子女用微信交流的现象已不鲜见,玩微信朋友圈的年轻人很多,但愿意让父母成为“朋友”的,似乎不多。不少年轻人在父母开通微信后,都会诚惶诚恐一阵子,甚至直接把父母拉入“黑名单”,大多数子女的理由是,“总觉得怪怪的,好像没有隐私一样。

  □实习记者陆怡

  七成90后不愿父母

  看自己的朋友圈

  记者在南门客运站、临顿路轨交站、咖啡厅随机对苏州50位90后年轻人展开调查,受访的50名年轻人中,有2人的父母不玩微信,但2人均表示,如果父母玩微信,他们愿将父母加为好友,并对父母开放朋友圈;5人拒绝加父母为好友;35人将父母加为好友,但在朋友圈将父母屏蔽;8人将父母加为好友,并对父母开放朋友圈。

  “每发一个女性朋友的照片,父母就会脑补出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妈妈每天分享着为人处世的鸡汤文”、“自从加了爸妈后,都不知道怎么发状态了”……采访中,七成年轻人表示不愿意让父母看自己的朋友圈,每个年轻人抱怨着与父母的“那些事儿”,有的是不希望父母过多担心自己的感情生活,有的是因为父母常发的做人道理而厌烦,还有的是不希望父母看到自己“奢靡”的生活,当然也有人不想和父母发的微信做互动……

  面对孩子们的抱怨,受访的家长显得很无奈,大部分家长表示,作为父母,浏览子女的朋友圈无非是想关心他们,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生活。“我从来没见孩子在朋友圈里更新什么内容。”市民朱先生说,他女儿现在正在大学读书,半年前自己主动加女儿为微信好友,但从来没见过女儿发布什么消息。对此他虽然询问过女儿,但是女儿的回答是不使用微信。得知朋友圈有权限设置功能后,冷志强猜测肯定是女儿把他“拉黑”了。

  采访中,记者发现受访者都把“饭桌”作为和父母聊天的最佳载体,并不习惯与父母把“饭桌”搬到微信。除此之外,90后觉得家人不够了解他,上大学前与父母的话题主要集中在“学习”,而到了大学后,父母把话题转移到家长里短上……

  父母的微信

  不是鸡汤就是伪科学

  一天中,与父母聊天的时间一般多久?31%的受访者表示聊天时间不会少于1小时,53%的受访者表示在半小时以内,剩下的16%则表示没几句话可聊。

  “妈妈经常分享给我一些心灵鸡汤,如何待人接物,如何保持一颗善良的心,类似的内容百发不厌。”苏州经贸学院应届毕业生张志强说,“差不多的内容总是能发上很多遍,这些也是和妈妈主要的聊天内容。”他表示,刚教会妈妈使用微信时很期待,希望妈妈在生活中多些乐趣,但困扰也随之而来,如果妈妈两天没有看到他在微信朋友圈发分享,就会猜他是不是心情不好、身体是不是不舒服等,势必打来电话问长问短,有时让他莫名其妙,疲于解释。

  市民庄小姐也有同样的困扰。令庄小姐难以接受的是,有一次她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她和朋友在酒吧的照片,从来只看不评的父亲突然给她点了个赞,顿时让她心里发毛,总感觉“怪怪的”,纠结一番后,她将父亲拉入了黑名单。

  此外,不少受访者都提出,父母们在微信上辨识文章的真伪缺乏判断力,经常会转一些危言耸听的“生活伪科学”,还会特意转给自己看,搞得自己哭笑不得,解释也解释不通。这一点,也成为不少受访者在微信上屏蔽父母的原因。

  其实孩子们想对爸妈说“我爱你

  若把时间往前推一两年,父母刚学会使用微信时,48%的受访者每天会和父母联系,还有52%的人每周至少与父母联系一次。这其中,90后主动的占45%,认为双方差不多的占35%,剩下的20%则是父母主动。这些数据的指向,似乎比我们的预期乐观,90后和家人的沟通还算顺畅。

  有没有一些话,你想对父母说,却没有说出口的?九成受访者想对父母说“我爱你”,但终究说不出口。“要对父母说‘我爱你’,我还真挺害羞的,虽然内心很爱父母。”家住园区的吴佩文说,虽然和父母不一起住,自己也很想念他们,但是要把“我爱你”亲口说出来,他还是觉得很别扭。

  另一个反差很大的问题:是否对朋友回复微信很迅速,面对家人时却容易烦躁不耐烦?高达78%的人选择了“有时会这样”,甚至“经常这样”。如此看来,当下孩子对家人的爱才是放肆的,他们习惯了家人为其挡风遮雨,给予温暖和安全,笃定地认为父母永远不会离开和放弃。所以很少去说话,去沟通,体贴他们、讨好他们。

  记者手记

  与父母平等交流

  其实挺幸福

  龙应台的《目送》里有一句话感动了我许久:“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角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时间流逝,但是请记着,父母一直在用他们牵引的目光默默地关注着你。

  “屏蔽父母”这种不自觉的抵触,来自种种担心,比如可能会在朋友圈暴露“隐私”。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常与长辈的观念不同,K歌、熬夜、泡酒吧,在上一辈人看来,这也许是很不正常的生活;或者,偶尔因遭遇工作生活上的不顺,发一点小牢骚,又怕父母看到后担心……所以,还是避开为妙。

  但我们是不是想过,当我们蹒跚学步时,父母是怎样不厌其烦地教我们种种。这是关于光阴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在时光的洪流中渐渐长大,我们眼前的背影从高大到佝偻,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别人眼里的背影。其实,发心灵鸡汤也好,为子女担忧紧张也罢,背后隐藏着父母对子女剪不断的爱和关心,子女也能理解,但这种方式可能让他们觉得独立空间被“侵蚀”。

  其实,微信朋友圈不仅为两代人的沟通提供前所未有的便利,可以消除代际隔膜,慰藉父母的孤独感,也能让我们体验到与父母平等交流的幸福。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