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富豪榜”消解了什么

23.03.2016  13:30

  昨天,“第十届作家榜”发布,网络作家江南以3200万元登榜首,雷欧幻像和郑渊洁分别以2000万元、1900万元年度版税收入位列二三名,此次上榜作家人数创新高,总有70名作家荣登榜单。此榜诞生10年来,不但因为统计手段、评价标准等原因而备受诟病,而且在一定意义上消解了作家与文学。

  从本质上来说,文学往往充满了审视、怀疑与拒绝。因此,在一个喧嚣、浮华的时代,文学的寂寞与高标就显得格外重要。“作家富豪榜”以金钱为纽带,把所有与文字相关的东西一股脑儿地往里面装,不但作家的面貌含混不清,而且文学的标准五花八门,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泛化处理放逐了作家的角色,稀释了文学的审美,几乎是赤裸裸地把作家和文学放置在一个“乱花渐入迷人眼”的娱乐消费秀场。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作家富豪榜”悄然变身“作家榜”,看起来似乎是为了与金钱扯开一定距离,然而这样的做法欲盖弥彰,因为榜单排名依然是以金钱为标准,此时用“作家榜”来标榜,恰恰更加混淆了文学价值与金钱价值之间的关系。查阅前几届“作家富豪榜”的报道,发现很多人为之“叫好”,诸如“鼓励作家写作”啦、“作家在这个时代不能耻于谈钱”啦、“读者多了一个关注作家的视点”啦,等等,这些观点其实都很牵强、似是而非,文学与金钱当然有关系,但绝不是这种单向性的对应关系。

  “作家富豪榜”已经成为一个哗众取宠的商业娱乐炒作。一方面,一些榜上的“常客”已经趁势树立了牢固不破的“品牌”,真正成为左右逢源的“富豪”,而内在的文学精神已经被丢弃在一边。另一方面,“作家富豪榜”也在不遗余力地树立自己的“品牌”,诸如“公认的中国文化界奥斯卡盛典”、“具有无可匹敌的超级影响力”等溢美之词不断为自己脸上贴金,殊不知,这些大而无当的标榜本身就与高尚的文化品位背道而驰。因此,我们今天面对这个“作家富豪榜”,应该更多一份清醒与警觉。贾梦雨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