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低风险大致儿医队伍萎缩严重 全国缺口20万
为缓解院前急救和儿科岗位专业人员匮乏现状,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近日下发通知,今年起,在医师资格考试中,对儿科和院前急救岗位从业人员,加试相关专业内容。儿科医生短缺近年来已成为全国普遍现象。国家卫计委此举能改变这一现象吗?
收入低风险大,
小儿科严重萎缩
据《中国卫生年鉴》统计,在2012年全国分科执业医师构成中,儿科执业医师仅占医师执业类别的4.3%,每千位儿童中只有0.4位儿科医生,远低于同期每千人口2.06名医师的全国平均水平。全国至少还缺20余万儿科医师,而江苏较全国而言,情况更严峻。
十多年前,南京市第一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南医二附院、南京军区总医院等都有规模不小的儿科,甚至多数二级医院都保持着儿科。但近年来,多数医院儿科规模都严重萎缩。
以南京市第一医院为例,大内科、大外科等科室规模都在扩张,只有儿科在萎缩。十年前该院儿科有80多张小儿病床、五六十位儿科医生,新生儿病房、感染科病房、普通病房等一应俱全,而今只剩下40张床位的普通病房和25位儿科医生,已连续3年没招到一位儿科医生。
医疗界有句行话叫做:金眼科,银外科,一钱不值小儿科。在一些同行眼中,儿科医生技术含量不高,通常把简单易做的事情调侃成“小儿科”,儿科医生通常也自觉低人一等。
南京市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钱胜华说,与成年病人比,小儿用药少、检查少、住院周期短,同样的病收入只有成年人几分之一。而与此同时,一位患儿至少要有3位大人陪同着,水电等资源的开支却是其它综合性医院的3-4倍。因此,儿科医生收入只有综合性医院收入的一半左右。儿科医生执业环境也相对恶劣,纠纷多,护士一针扎不进血管,很可能就受到家长打骂。八十年代末,他在南京医科大学读儿科专业时,儿科分数是最高的,后来招生分数越来越低,报考人数也越来越少,再后来南医大干脆停招了几年儿科系学生,最近两三年才恢复招生。
儿科医生跳槽多
综合性医院儿科萎缩,导致大量患儿蜂拥到南京儿童医院。据该院院长黄松明介绍,近几年医院门急诊量每年都以20%的速度递增,五年前该院的门急诊量只有130万,而去年超过200万,医生护士增长的速度远跟不上,一个医生一天要看80-90位小病人。
最近,天气炎热,小儿患感冒、发烧、腹泻的特别多,往往门诊医生一人一天要看100多个孩子。病房更是一床难求。南京儿童医院河西分院,硬件环境早已建好,但囿于儿科医生、护士短缺,至今仍不能正常开诊。
为了招到儿科医生,南京儿童医院去年曾组织人马到西安、四川、北京等多家著名的医学院校进行招聘。该院党委书记金福年说,他们首站去的是西安交大,在冰冷的教室坐了一天,结果只有3人来应聘,而且都不是儿科专业的。第二天他们转战华西医科大学,情况稍微好一些,有11人递上简历,但只有3人是儿科专业毕业生。金福年透露,医院去年南上北下,行程万余里,总共招聘进170名新员工,有55名医生,61名护士。可一年之后,这批新员工当中,医生辞职了10个,护士走了20多个。“太苦太累,社会认可度低,他们都跳槽到更好的岗位上去了。”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的数据显示, 平均每年每家医院都有2名儿科医师离开岗位,儿科医生的离职率比其他科室高出许多。儿科由此陷入了“短缺-工作强度大-招聘难离职多-更短缺”的恶性循环。
降低准入门槛,
不如提高政策激励
国家卫计委这次出台的通知,不少网友和医疗界人士表示不同看法。有网友指出,儿科缺人已多年,正常人的解决思路无非是提高待遇吸引人才,但讨论了这么久,卫计委给出的解决方案居然是降低儿科医师执业门槛!还有网友说,本来无法通过全国统一考试的差生,可以通过加试的分数取得儿科的执照。
“国家卫计委出台这样的措施,我认为是权宜之计,对基层尚可用,对三级医院不适用,治标不治本。儿科医生缺乏,缺少的是能看好病的医生,不需要庸医。”金福年认为,儿科是“哑”科,对医生的技术水平要求非常高,属于精英中的精英。如果通过加分、加试等措施,降低儿科医生的准入门槛,会影响儿科医生队伍素质,造成更多的医疗纠纷。
金福年认为,降低儿科医生准入门槛,不如出台相关政策,对儿科给予全面长期政策倾斜,在收费机制上进行适当调整,提升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儿科医生薪酬、津贴待遇,特别是提高达到一定专业年限医生的津贴待遇,动员和鼓励有志于儿科专业的其他专业医生改行儿科。这样经过若干年努力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儿科医生短缺的窘境。(仲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