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镇江向世界展示绿色发展之道

19.11.2016  03:05
低碳镇江向世界展示绿色发展之道 - 环保厅
低碳镇江向世界展示绿色发展之道 - 环保厅
来源: xh.xhby.net

  全市投放12470辆环保自行车

 

  镇江因“低碳转型”而令人向往

 

  素有“城市山林”和“天下第一江山”美誉的江南古城镇江,秀山绵延、江水浩淼、三山珠缀。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生态立市的战略探索,让这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现代化山水花园城市脱颖而出,焕发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无限生机与活力。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相关情况汇报后,充分肯定“镇江低碳建设工作做得不错,有成效,走在了全国前列”,并勉励“继续努力,为全国作出更大贡献”。欧盟委员会气候行动委员赫泽高也为镇江的绿色发展之道点赞,并表示:会把镇江的低碳发展探索和对镇江的良好印象带回欧洲,与大家分享。在洛杉矶召开的中美气候领导人峰会上,镇江代表中国低碳试点城市应邀出席峰会,其低碳发展经验得到了与会人员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镇江一展“低碳之道”,引来全球目光关注。从2012年底成为全国低碳试点城市,“低碳镇江”一路在聚光灯下前行,成为该市的闪亮“名片”,央视《新闻联播》曾以《“镇江模式”探索中国低碳发展之路》为题,深度解读该市低碳建设的经验成果。即将于11月28日-29日举办的镇江低碳交易会,将再次把全球的目光吸引到这座城市。

   低碳有理——山水城市的绿色抉择

  以理念为牵引,用创新来驱动。镇江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正是在理念的变迁与更新中不断获取生机,在创新的突破和变革中持续增添动力。拥有3000余年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镇江,地处苏南板块。坐落在万里长江和千年大运河的“黄金十字”交汇处,是江苏重要古城,自古以来“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山水禀赋得天独厚。然而,由于人口规模和区域面积皆为全省最小,区域发展长期持有“追兵心态”。是不惜影响环境继续“追赶”,还是把生态置于“经济增速”之上?作答这道全国城市都面临的两难选择题,镇江在发展的思路和模式上也在不断地递进。

  长期以来,困扰镇江发展的最大难题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有些年份重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0%以上,能源消耗以原煤、石油等为主,所占比例大于95%,清洁能源消费所占比重较低,用地紧张与开发效率不高并存,水资源有效供给问题突出,由此形成的能耗和排放也给环境造成较大压力。

  镇江清醒地认识到,解决上述问题,必须适应新常态,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从“汗水式增长”向“创新式增长”转变,把发展的重点转向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正如镇江市委书记夏锦文所说,山水镇江面临的不再是“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取舍问题,而是要让“绿水青山”产生“金山银山”效应。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之路,成为“低碳镇江”新的锐意探索风向标。

  2012年11月26日,国家发改委确定并公布全国第二批低碳试点省区和城市,镇江名列其中。自此,低碳试点城市作为一个新提法,逐渐从理念层面走进镇江人的工作和生活之中。也是从这个时点出发,“低碳镇江”开始步入公众视野。镇江抓住低碳试点城市建设契机,全面实施低碳绿色发展战略,既体现了一种战略定力和魄力,也是源于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现在看来,镇江之所以能在低碳发展领域走在前列,是因为较早理清了“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关系。

   生态有道——一张蓝图绘到底

  理念明则思路清,思路清则道路明。2012年,镇江确立了“生态立市”发展战略,市委六届九次全会提出“生态领先、特色发展”的理念。不久后就按照国家低碳城市试点要求,一揽子推出全面展开低碳建设的计划,涉及产业、能源、建筑、交通和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的低碳“九大行动”,“低碳镇江”从起步之初就备显勇气和魄力。正如市长朱晓明强调的,以战略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生态成为镇江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优势,成为镇江的“城市名片”,成为百姓最具自豪感和幸福感的“第一品牌”。

  镇江既咬定生态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又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生动诠释了没有坚守就会朝令夕改、难成大事,没有创新就会固步自封、停滞不前的实践规律,闯出了在坚守中创新、在创新中坚守的新路子。2014年初,镇江编制了《镇江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作为低碳“九大行动”的重要配套,将全市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适度开发、生态保护“四大区域”,划定总面积近860平方公里的省级及市级生态红线区域71个,守好生态红线、架好监管高压线、打造山水风景线,每年分别确定低碳九大行动细化任务100余项,并将年度任务分解纳入年度党政考核,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展开。全市出台了产业准入等6个政策,力争2020年将建设空间控制在30%左右,生态空间和农业空间保持在70%左右。

  镇江切实打好绿色生态发展的组合拳,积极推进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腾出更多的生态保护空间。工业“出重拳”整治,累计关闭化工企业350家,压缩水泥产能654万吨、钢铁产能22.5万吨,完成河道清淤180万方、引换水1亿立方,全面实施268项治理工程以及燃煤锅炉、老旧车辆淘汰两个专项工程,“下猛药”治理大气。同时,以开阔的视野提升生态建设的科学化水平,着力夯实绿色发展的民意基础,先后和美国加州、德国GIZ、瑞士环境发展合作署、清华大学、国家应对气候发展研究中心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参加“低碳中国行”、两岸应对气候变化学术研讨会、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等活动,把镇江低碳发展的经验和做法推向世界。过去数年,全市共投放1.2万辆公共自行车,同时投放清洁能源公交车350辆、LNG长途客车157辆,实现CNG出租车100%全覆盖,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升至23.5%;积极开展“低碳教育进课堂”、“低碳生活进我家”等活动,推广公共自行车出行,办卡10万多张、让低碳生活、低碳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绿色有景——满城繁华满城绿

  镇江理性审视生产与生态的关系,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延展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可持续程度,用生态激活生产,用生产保障生态,显现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协同效应,营造“满城繁华满城绿”的生动局面。

  作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全省唯一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国家生态市,镇江先后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国家级低碳交通试点示范城市”等诸多荣誉称号。这些闪亮的荣誉背后浸润着镇江“生态领先、特色发展”的实践成效和成功,也展现着现代城市生态发展的广阔前景。

  近年来,镇江的生态与生产协调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亮出了抢眼的成绩单。借助“低碳”,镇江经济“华丽转身”:2014年以来,市级统筹年度新增税收财力10%;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兴产业实现销售2020亿元,同比增长9%,高新技术产值占比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作为国家级低碳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镇江多次走上世界舞台,应邀参加第一届第二届中美智慧型低碳城市峰会、第21届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世界第七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持续不断地向世界展示镇江低碳发展的实践和经验,展示“中国行动”。

  11月28-29日,伴随着国内首个由地方政府主办的国际性低碳技术产品交易展示会的到来,镇江在世界低碳发展舞台上的身份将再次蝶变。在这场以“技术创新、共享低碳”为主题的低碳盛会中,镇江将通过碳技术和产品的展示交易、低碳经济发展的演讲研讨、低碳项目的路演对接等,促进低碳技术落地转化,加快低碳产品应用推广,引导低碳项目投资合作,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提升。

  即将开幕的镇江低碳交易会参展企业预计超200家,参展企业大多是低碳各细分行业的先锋和龙头企业,也有不少涉足低碳领域的世界500强企业,比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陶氏化学、霍尼韦尔、瑞士阿西布朗勃法瑞(ABB)等。已确认布展的国内企业,一般都是“大佬级”,比如中国中车股份、阿里云、清华启迪、天合光能、滴滴出行等。这次国际性低碳交易会,将再次向世界传递镇江声音,深度解读和诠释中国低碳发展的“镇江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