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团纠纷不能仅替游客委屈 也该透视导游生态

07.05.2015  15:45

那边厢“导游嫌购物少辱骂游客”事件一波未平,这边厢扬州市民刘先生举报为父母报的100元两日游花了近万元买保健品事件一波又起。“五一”刚过,关于“低价团”的事件格外吸睛,就连新华社记者也对“低价团”背后的利益链以及导游的生存状态展开了一番调查。

关于低价团,有人指责游客:“一边骂低价团一边报名低价团,人格分裂还是贪便宜耍流氓?”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笔者想说的是“世上本没有低价团,报的人多了,也便成了低价团”。

关于低价团,也有人指责旅行社、导游:“不管游客是不是贪小便宜报低价团,只要合同中没规定最低消费额,那导游就没有指责游客的权力,报低价团不应当成为导游破口大骂的理由,更不应该成为导游威逼利诱游客购物的借口。

关于低价团,还有人指责监管方监管不力,甚至指责相关政策存在约束漏洞。

笔者认为,无论是导游辱骂游客事件还是低价游购买保健品事件,又或是以往低价旅游纠纷中的种种事件,肆意地责怪任何一方似乎都有失偏颇。

责怪游客?显然不合常规,游客报团是为了旅游放松心情,作为被服务方,无论出多少钱,只要合同生效,就应该享受被服务的权益,这是契约精神;责怪导游?相信拥有理性的人应该能够意识到低价团本身的问题。倘若把全部的吃喝住行游购娱,甚至是讲解的费用全部付清,相信逼迫游客购物的行为不会出现,而导游还是能够带着游客愉快地玩耍的。

事实上,归根到底还是大众想要低价游促使了这种低价购物团的产生,而国家颁布的法律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游客的权益的同时却忽略了维护导游的利益。试想,在收入都没办法保证的时候,会有一些激烈的反应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所以,眼下,要想净化旅游市场,让旅游业能够长远健康发展,首先要剜割“低价团”这个自欺欺人同时诱骗大众的毒瘤,让贪图便宜者认清事实,让诱骗游客者无处遁形。当然,做到这些的同时,不仅需要政策的给力守护,还需要经营者自律,消费者自省以及监管者自觉。( 龙虎网新闻评论员 张玲

来源:龙虎网  编辑:张玲